今日最新消息:复工潮来临额温枪“一枪难求” 微商跟风抢货

  1月30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印发通知,指出体温检测是疫情检测的第一关口,红外体温检测仪在公众场所对疑似患者甄别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打赢疫情防控战的重要装备。

  复工潮来临,额温枪“一枪难求”

  随着全国各地“复工潮”的来临,疫情防控成为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测体温”已经成为一项日常上班的标配。为了保障员工安全集体办公,很多企业紧急采购口罩、消毒水、额温枪等防护产品。额温枪在前额处采集体温方便、简单、快捷,几秒钟的测量时间就足够了,而且相当准确。原本额温枪只在医院使用,少部分家庭会购买使用。目前口罩供需紧张的局面还在继续,利用红外线辐射测定体温的无接触额温枪,市场需求也一路升温,变成了“一枪难求”。

  

今日最新消息:复工潮来临额温枪“一枪难求” 微商跟风抢货

  

今日最新消息:复工潮来临额温枪“一枪难求” 微商跟风抢货

  

今日最新消息:复工潮来临额温枪“一枪难求” 微商跟风抢货

  中国市场监管报记者近日在朋友圈及网络平台上发现求购额温枪的信息,信息发布者有乡镇基层政府、社区和个人,这是不是意味着药店、商场等正规渠道已经很难买到额温枪了?记者连日走访北京多家药店,询问是否有额温枪售卖,均被告知没有现货,可以填写预定信息,等到货后打电话通知。记者同时联系了济南、郑州、贵阳、厦门等地的朋友,通过他们得知,额温枪在当地也是稀缺品。

  

今日最新消息:复工潮来临额温枪“一枪难求” 微商跟风抢货

  

今日最新消息:复工潮来临额温枪“一枪难求” 微商跟风抢货

  

今日最新消息:复工潮来临额温枪“一枪难求” 微商跟风抢货

  记者在淘宝、京东以及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上搜索“额温枪”,对比之前的购买记录发现,价格较之前涨了很多,以前五六十元就能买到,现在单支售价均在200元-600元之间。并且绝大多数的商家都是预定销售,最快的也需要三月中旬以后才能发货。

  微商跟风,只要钱到位就有货

  与电商平台及线下实体药店相比,QQ、微信朋友圈又是另外一番热闹景象,不仅有现货,库存还不少,几百、几千支,甚至几万支,只要钱到位,都可以弄到,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今日最新消息:复工潮来临额温枪“一枪难求” 微商跟风抢货

  

今日最新消息:复工潮来临额温枪“一枪难求” 微商跟风抢货

  

今日最新消息:复工潮来临额温枪“一枪难求” 微商跟风抢货

  记者以购买额温枪的名义联系到几个销售额温枪的微商,以下简称微商A、微商B、微商C。记者添加微商A好友后告诉他需要大量额温枪,要购买10万支,微商A回复330一支,只要靠谱,不怕数量大。据他介绍,他刚刚与生产厂商签订了合同,如果真确定要,先打1万定金,打完定金后可以留货,然后去找他签合同,付全款。3月1号起开始供货,1-5号每天一两千支,5号之后每天一万多,现在早定就早发货。微商B则表示,26日晚上有批货从韩国到青岛,有3000支,价格435元一支,看不到货无需付款,他们办理完手续,见到货后即时付款提货,随后发来几张韩文文件图片。在与微商C交流中,微商C表示27号会从广东那边到货5000支,已经预定出去2000支了,融易新媒体,据他介绍从出厂到路上已经460多元一支了,如果打全款预定的475元一支,现货最低485元一支。当记者询问能否开发票时,微商C表示现在都不走公司,没办法开发票。

  名企谨慎,不可能存在大量现货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微商都表示只要交付全款订金就可以弄到大量货源,仅仅记者联系的这几个微商手里加起来的数量就达到了数十万支,全国各地微商加起来的数量让人不敢想象。他们真的可以从厂家定到那么多货吗?

  带着疑问记者联系到江苏鱼跃医疗(34.800, 0.10, 0.29%)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陈坚。他介绍,全国目前有30多家能生产额温枪的企业,而且产量都不算太高。额温枪上量慢的原因是配件多,供应链比较长,如果中间哪一个供应商出纰漏,或者没有复工,都会影响到最后成不了一支“枪”。

  由于产业链断断续续供应的原因,鱼跃现在日产量平均在1万支左右,在全国,鱼跃的供应量算是大的了,其他厂的供应量可能更小。由于疫情的原因,额温枪需求量增加得很快,但是很大的部分都是务虚的,是被炒出来的,动辄几十万的订单都是炒货;防控系统中,一般一个县有两三千支就够了,几十万支相当于一个省的疫情防控需求量。另外以企业为例,像鱼跃医疗这种好几千人的工厂,通常情况下四五十支就够用了,如果紧张的话三十来支就够了。现在一个企业动不动就好几万支,怎么可能自己用呢?

 文章标题:今日最新消息:复工潮来临额温枪“一枪难求” 微商跟风抢货,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opinion/mspl/84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