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金融市场产生了哪些影响?如何防范金融风险,推动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
记者:近期,金融市场波动较大,怎么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程实:从历史上看,重大负面事件容易影响情绪,进而导致金融市场出现剧烈波动。比如在2003年非典期间,沪深300指数就出现了较大的单周跌幅。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在春节假期之时,A股在休市一周后重新开市的首个交易日出现补跌,积累的恐慌情绪一次性释放后,市场即止跌企稳。全球主要股市指数普涨,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短暂破“7”后重回该点位之下。
全球金融市场短期企稳是对中国防控疫情系统措施投出的信心之票。疫情发酵以来,相关部门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涉及经济、社会、金融等领域的措施,为疫情防控提供主要保障:国家及时做出了延迟复工及其他配套政策,并积极协调资源快速建设专科医院;财政部门积极减税降费,还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补助和补贴;央行提供累计1.7万亿元的流动性支持,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降息”引导货币政策边际宽松;金融监管部门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企业定向信贷支持,对受灾地区股权质押、融资融券等做出特殊安排等。这些举措的出台,不仅对防控疫情起到了积极作用,也稳定了中国和国际社会的信心,有利于缓解全球金融市场避险情绪。
记者:对于我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来说,疫情是否会造成更进一步的冲击?
程实:尽管疫情短期内会带来经济和金融冲击,但不会改变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长期趋势。类比国际经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将改变经济内生动能、改善分配制度、提升风险偏好,从而中国经济将摆脱“高杠杆、低效率”的粗放增长,升级为“更平衡、更充分”的稳健增长。长期来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依旧向好,依托于全球经济增长压舱石的重要角色,融易新媒体,中国金融也在深刻影响和塑造着全球金融市场。
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中国金融市场也将积累宝贵经验。一方面,应对当前疫情为金融系统提供了重要的危机管理经验,这将驱动中国金融在机制协同和应急管理方面更加完善,特别是跨部门的快速协调和多级风险响应体系将更为制度化;另一方面,为应对本次疫情冲击,也将倒逼金融系统推动各类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创新金融工具加快落地,扩大使用金融科技手段化解人员流动瓶颈,进一步打通金融风险监测体系与公共风险防范体系的接口等,这对于推动金融供给侧改革、修炼服务实体经济内功有积极作用。
记者:在防控疫情的同时,下一步还需要哪些措施来助推我国经济平稳发展?
程实:修复本次疫情的经济冲击,货币政策难以缺席。边际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方面提供充裕流动性,能稳定市场信心;另一方面也可推动利率下行,与大概率“前低后高”的年内经济增速走势相适应。
为防范潜在的金融和实体经济风险,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多种货币和金融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也将避免疫情对实体经济带来持续负面拖累。第一,以税收减免、转移支付和专项债发行等为代表的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将超出预期,开发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银行的再贴现、再贷款、抵押补充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也将精准发力,补齐公共卫生领域短板,并为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提供持续金融支持。第二,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短期应着力于审慎应对疫情冲顶过程中可能引起的市场恐慌情绪蔓延、中小微企业延迟开工导致的资金和运营困难,以及与之相关的信用违约和股权质押问题等。第三,防范股市、债市、期市、汇市负面情绪积聚,避免内外风险共振。(记者 陈果静)
文章标题:【今日头条新闻资讯:经济高质量发展长期趋势向好】,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opinion/mspl/74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