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流遭集体“声讨” 微博广告“依赖症”难治(3)

  用户的注意力正在被直播、短视频平台抢夺走,但目前来看,微博并没有打造出一个和微博一样成功的产品。第三方研究机构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向记者表示,微博在流量经营上缺乏灵活性和创新,其本质是一个社交平台,而平台的经营方式无非是流量获取和流量变现。腾讯是靠社交来获取流量,通过广告+游戏+金融+投资来收割流量和变现流量,微博也是靠社交获取流量,但变现方式基本主要靠广告一项,他们并没能成功开发出从其他方面实现流量变现的工具和产品,产品能力相对偏弱。

  而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限流后,正如音乐人周云蓬所说“大不了不玩微博了”,不少用户的心态正在发生变化。

  林波向记者表示,微博此前发布过一个信息流优化计划,如果用户经常与某个博主互动,那么这个博主的内容就会更多地被推荐给该用户,反之若用户与博主之间互动减少,即便没有取消关注,用户在其时间线内也不太能经常刷到该博主的内容。“不是每个内容创作者都能赚到钱,很多可能都是为爱发电。”在林波看来,这个信息流优化计划在一定逻辑上其实是一个限流计划,这种做法会打击到创作者的创作动力,久而久之,一些内容质量不错的账号很难坚持下去。

  互联网行业分析师丁道师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由信息流导致的信息茧房等问题已经被讨论多年,不仅仅是微博,百度、今日头条也都引来过口诛笔伐,这些情况发生的背后,是平台片面地追逐流量、点击量,将一些吸引关注的内容进行特别推荐,并根据用户观看喜好来强化推荐,从而达到流量爆发,进而实现商业化目的。这种做法是一把双刃剑,很多做号党在了解平台规则后,专门生产能够吸引眼球、容易被平台抓取的内容,一方面流量的确增大了,但另一方面内容质量也下滑了,尤其是对精英人士而言。

  丁道师称,对平台来说,很难两全。平台要想发展就需要流量,毕竟流量增长了才会获得广告主的青睐,从经济层面来看是有益的,但在口碑层面势必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文章标题:限流遭集体“声讨” 微博广告“依赖症”难治(3)

内容摘要:用户的注意力正在被直播、短视频平台抢夺走,但目前来看,微博并没有打造出一个和微博一样成功的产品。第三方研究机构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向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opinion/jjpl/212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