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4月是“最佳发债时点” 银行为何仍陷入“资产荒”?

“现在的情况是,AA以下评级的债券还是没有什么市场,评级高的基本上又在闭着眼睛买了。”

“现在银行缺资产还是非常明显的,客户天天盯着我们要资产。”尽管3月份债券发行创出历史新高,4月份已被市场贴上“最佳发债时点”的标签,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对于最大的债券机构投资者——银行而言,仍深陷“资产荒”的泥沼中,为“赚不到钱”而头疼。

多位银行资产管理部、金融市场部门人士对记者透露,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资产端收益下降得太快,负债端成本赶不上。

“流动性趴在账上没用,关键要拿出来赚利润,现在的行情对银行来说并不是很有利。”上海地区一位银行人士说。

为了应对新冠疫情肺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其他监管政策均在持续发力。央行不仅实施了多次定向降准,并且在4月份超预期的下调了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此举一出,债券市场的热情再度被点燃。

从近期公布的统计数据看,3月份的信用债一级发行市场已经打破了多项纪录,发行规模高达1.56万亿,净融资规模突破9000亿,均创下了单月历史新高。具体券种上,多类债券品种也创下历史纪录,比如公司债发行规模达4500亿元,融易新媒体,短融和中票分别达5749亿元和3606亿元。

在这样热火朝天的背景下,债券配置机构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银行风控收紧,“资产荒”明显

在经历了2018-2019年一系列债券违约的信用风险之后,在高收益债投资市场尚未成熟之前,债券市场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对低等级发行主体的债券“敬而远之”。

随着货币政策的企稳和持续宽松,市场流动性充裕,债券发行市场始终表现出“两极分化”的格局。

多位机构投资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来看,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下沉迹象。

“现在的情况是,AA以下评级的债券没有什么市场,评级高的基本上又在闭着眼睛买了。”上海地区一位非银机构投资人说。

在目前资金充裕的情况下,银行“资产荒”的现象却表现得更为突出。

上海地区一位券商人士对记者表示,最近利率下行,想投的债收益率都太低了,收益率能满足的债,风控又过不了,“银行的收益率要求主要是基于资金成本来考虑的。大行相对好一些,他们的资金成本会随着市场一起下跌,但传导到小行压力就更大了。”

这种需求与供给难以匹配的问题,也体现在4月以来的债券市场变化中。3月份创下多项单月发债纪录之后,进入4月份的债券市场迎来调整。最近两周,债券发行市场降温明显。新债发行规模回落至2月中下旬水平,仅1977亿元,净融资已跌落千亿之下。各类券种净融资表现上也趋弱,公司债及短融均有所减弱。

招商证券的研报认为,4月份新债供给规模下降,表面上看是发行人顾虑跨季因素,深层次原因是近期认购情绪不佳,让发行人备受挫折,规避敏感时点成为较好的选择。投资者恐怕依旧不认可扭曲的风险收益比,进而出现配置需求降幅比供给大的尴尬现象。

一位股份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告诉记者,目前银行端风控是收紧的趋势,主要是配短久期的债券,不敢拉久期。在他看来,虽然现在政策环境宽松,但这是短期行为,谁也不敢保证三五年后情况怎样,从长期基本面来看,疫情对民企的影响非常大。

他同时认为,银行的负债没有实质性改善,除非调降基准利率,否则央行只是引导预期,很难有真正改善,“目前的行情对银行而言不算好。”

城投略有下沉迹象

一位银行资管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流动性宽松,收益率下跌,债券发行大增,这些情况说明发行人认为现在发债是划算的,这对政府、城投都有好处,可以发行低成本的债券替换之前的高成本债,但对机构来说是另一码事。“每年的利润增长指标压力是实打实的,光流动性好没有用,得拿出来赚到钱才行。而且去年的违约一点并没有比2018年好转,机构还不至于慌不择食。”

也有研究机构对当下中小银行的债券配置提出建议:对配置盘而言,目前债券利率太低,很多银行处于资产收益和负债成本倒挂的阶段,那么建议配置盘要放缓配置,要熬过这一段低利率的环境,估计下半年以后,伴随着疫情的缓和和经济的逐步恢复,利率也会逐步反弹。对交易盘而言,建议交易频率不要过高。利率趋势下行的阶段,过度交易容易踏空行情;利率上行期,过度交易也容易亏得更多。

 文章标题:最新消息:4月是“最佳发债时点” 银行为何仍陷入“资产荒”?,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html/zt/zx/99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