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小行星与地球的“亲密接触”,多携带着丰富的水和贵金属等资源,以及近地空间资源探索的可能。当它们飞掠时,可以通过原位利用、在轨使用等,方便进行空间站建设和科学探索。
从自发到协同,国际合作频繁多元
2013年,是天文观测史上重要的一年。当年,一颗直径17米、重量7000吨的小行星,斜着切入大气层,在距离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小镇地面24公里处爆炸解体。这一撞击事件促使国际社会加强了对近地小行星的发现、监测和预警合作,并于当年12月经联合国大会批准成立了国际小行星预警网,以此来加强协调全球近地天体监测和近地天体危险防护。2018年,中国正式加入国际小行星预警网。
实际上,来自“科学社区”即世界各国科学家们自发进行的行业合作与研究分享,一直在进行。
2012年12月,嫦娥二号卫星在距地球约700万公里远的深空飞越“战神”小行星,并在国际上第一次近距离拍下这颗小行星的光学图像。在探测过程中,全球5个台站的6台光学天文望远镜对其进行跟踪观测,科学家们汇合分析了上百组观测数据对其进行自主轨道确定,小行星定轨位置误差在5000米以内,为嫦娥二号近距离飞越小行星提供了重要依据。赵海斌介绍,建立和加盟国际小行星预警网后,这样的国际合作共享更加频繁多元。同时,近年来紫金山天文台也在积极推动组建中国的小行星监测网,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的观测和预警能力。
今年2月,融易新媒体,位于江苏盱眙的近地天体望远镜搜索到小行星2020 DM4时,科研人员立即将相关信息通过国际小行星预警网,上报国际小行星中心,国内外共12家天文台站先后加入观测。经过4天接力追踪,各观测台站共同认证数据并确定了这颗小行星的轨道,预测今年5月初,它将会在735万公里外与地球“擦肩而过”。
3月17日、19日,紫台近地天体望远镜连续监测到的两颗近地小行星,也是科研人员将数据与国际小行星中心共享,汇总全球多地观测站的数据,确定了其轨道数据,共同做好了迎接“不速之客”的准备。
文章标题:【每日最新评论:人民日报:我国小行星观测能力日益提升参与国际合作贡献力量(2)】,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html/zt/zx/94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