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财经最新消息:《哪吒》爆款国漫诞生记:五年筹备 66版修改

  中国新闻周刊  本刊记者/毛翊君

  7月26日一早,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刚上映1小时29分,票房就已经破亿,创下国产动画电影最快破亿的记录。

  电影改编自中国神话故事,讲述了一段别样的哪吒成长经历。(8.230, -0.50, -5.73%)影业彩条屋影业CEO易巧是这部影片的监制,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个片子的预算没有很高,当导演拿着特效方案给国内一线特效公司的时候,融易新媒体,所有公司都是拒绝的。后来,导演找了60多家二三线小团队,甚至小到每家只有一两个人的团队,分包出去解决。”最终,《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特效制作仍然令人赞叹,不只如此,它的故事线也拥有非常高的完成度。上映后的首个周末,豆瓣评分高达8.7。

  五年筹备,66版修改

  主创团队算了一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剧本初稿用了半年时间,总共经历了66版修改。导演饺子在每次修改时,都处于一整天闭门苦思的状态里。在导演圈子里,饺子算是随和的,但是为角色敖丙配音的演员瀚墨记得,导演对电影的制作要求非常严苛,配音的时候,一句话经常被要求说上上百遍。  

  不只是配音演员被虐得够呛,参与特效制作的众多小公司也是如此,那些公司中,有善于做水、做闪电效果的,他们都是分开工作的,分别死磕自己负责的部分,然后再凑到一起。团队常常日夜赶工,被观众热议的哪吒“黑眼圈”的形象,灵感来源甚至就是这些工作人员自己的真实样子。

  这款哪吒形象的设计有100个多个版本,最初是偏甜美的风格,团队都不太满意,直到出现獠牙和黑眼圈,算是“最丑”的一版,却被出奇一致地拍案叫好。他们想挑战一些与观众曾经熟悉的哪吒完全不同的面貌。

  据《新京报》报道,这背后,实际参与的制作人员超过1600人,最初全片有5000多个镜头,是普通动画电影的3倍,导演反复挑选后留下了2000个镜头。成片中1318个特效镜头,占到全片的80%,用了全国20多个特效团队协作,仅“江山社稷图中四个人抢笔”这个景的草图就做了2个月时间。而结尾的几个大特效段落仅测试时间都在3个月左右。

  饺子从剧本到制作,从美工到特效,都亲力亲为,还给片中的混元珠配了音。为了做好申公豹变身不到5秒钟的镜头,导演死磕了两三个月的时间。而在《哪吒》的制作中,与常规的方式不同,是先配音后制作,配音演员的表情会被采集到相应角色上,让银幕上最终的呈现效果更加逼真。

  但也因为如此,制作时间超长,难度也增加很多,团队有不少人因此离开。孩童时期的哪吒的配音演员吕艳婷说,自己是用“人生最低声线”配音,甚至在那之后近乎失声了一个月。

  导演饺子是80后,四川人,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或许是因为医学专业的训练,让他对于自己的作品有着极为理性的要求。为更好提炼传统文化的精髓,饺子买来许多相关著作,一一进行了阅读,并且亲自对全片近2000个镜头反复审核,由于纠结于某几个镜头的完成度,以至于让影片远远超出计划制作时长。

  哪吒、敖丙、太乙真人和申公豹被困进山河社稷图里,为了离开,四人争抢太乙真人手上的唯一能够帮助逃离的工具毛笔,最后在图画里滚成了一个冰球,这一段,饺子花了三个月设计完成。

  监制易巧表示,“在最后顶天雷的部分,是一个强设定。可能在那里哪吒和敖丙有一个人会死掉,但这就只是一个简单的对抗过程。后来我们把戏分成了两个层次来做,第一部分解决哪吒跟这个世界的问题,比如他跟周围的村民和自己的父母,这些命运的部分要自己扛。第二层,也就是他天生是魔王这个事情。最后他们联手去顶天雷,也就是可以倒在命运之下,但绝不低头。”

  国漫之路

  易巧第一次听说饺子,是因为2009年一部16分钟的短片《打,打个大西瓜》。那时候易巧还在读大四,感叹国内竟然有这么好的动画短片,接着就开始去了解了导演饺子的资料。

  他很惊讶,这片子的导演是一个医科大学毕业生,本名叫杨宇,四川泸州人,从小喜欢画画、看漫画,大三开始学习三维动画软件,当发现一个人也能做出好的画面之后,对于从事这一行的兴趣更加浓厚。他毕业后开始制作短片,最初给自己起了“饺克力”这个艺名,觉得中西合璧,又好吃又能补充能量。后来觉得比较拗口,就改成了自己爱吃又很中国的“饺子”。

 文章标题:今日财经最新消息:《哪吒》爆款国漫诞生记:五年筹备 66版修改,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html/zt/zx/33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