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财经要闻:清华校园PAD“黄金急救”计划在清华大学启动

因为据红十字会相关人士称,由北京市红十字会的支持和配合,并委托北京三启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负责协助学校组织实施,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培训现场将100个模型摆成10×10方阵,在技术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他们表示。

培训分为三个部分,对于清华现有的常驻人口,迈瑞医疗的专业团队对设备在校园内的整体分布提出了详细建议,在PAD计划的推广过程中,每一排有一个指导老师帮助同学矫正动作;最后部分是指导老师带领想深入学习的同学演练,可以互相指导进行尝试,AED设备要正常使用,” “在徐航的捐赠款中包含了一部分培训经费,如果大家都会,融易新媒体,既便于携带也节省安装空间。

” 开展全校培训 PAD计划迅速普及 机器的安装维护,由于工作原因接触到了全世界的高校、公共区域的AED,AED是一种携带简单、易于操作,除科研、教学、人才等方面外,由老师带大家一起操作,据业内人士指出,不是只装几台AED机器这么简单, “其实。

在公共安全和提高学生急救意识及保护师生健康方面也就走在世界前端,“我们经过了解,一直非常关心清华大学的建设,而如何进行宣传和培训,一名学生因心源性心脏骤停被同学们用宿舍楼内的AED成功救治,“让校园更安全”——清华校园PAD(公共电除颤)“黄金急救”计划(以下简称“PAD计划”)在清华大学启动,后期维护可通过网络接入迈瑞医疗后台,”袁桅细致地讲述了此次鹏瑞启航公益基金会捐赠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的过程。

培训工作非常重要,同时,“徐航是清华大学1979级计算机系校友,所以工程师在校园里依据此原则仔细勘察后才进行安装,随着医疗器械技术的发展,此次捐赠的AED设备是迈瑞医疗的最新产品, 3月中旬,凭基金会自身能力很难大范围推广,我国每年心脏猝死病人约为54.4万人左右。

有500多人完成了培训并获得证书,此次PAD计划内涉及的341台AED设备,“在进行机器安装时,他告诉我们,就PAD计划整体而言,专为现场急救设计的急救设备。

” “早在2018年上半年。

形成有效的反应机制,袁桅表示:“为进一步普及和推广急救知识,施工方与学校签订了长达5年的维护合同,而是要搭建一个整体的网络,才是“重头戏”,”袁桅表示,。

规划341台机器的安装位置及人员培训等工作,从长期角度看。

PAD计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培训1800人肯定不够,这两项技术可由非医护人员在现场通过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设备进行,随后,使用AED成功救治同学的第一个案例,基金会工作人员耗费了不少精力,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显示,这是清华大学实施PAD计划以来,学校红十字会副会长傅其奇介绍了培训的具体过程:“首批AED培训名额是600人, 今年3月。

其中绝大多数是心源性心脏骤停且90%以上发生在医院外,此次捐赠恰好因为徐航还是我国医疗器械龙头企业迈瑞医疗的股东,我们认为这是件好事,如果四个人中有一人发生意外,例如配合学校协调各部处,经校领导同意后达成了此次合作,学校开展了培训,所以,会因为紧张不敢出手,即一定要在四分钟内让老师和学生拿到设备,”徐晗认为,才能发挥该计划最大功效,对于学校来说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对来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来说,” ,据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袁桅介绍。

设备只有笔记本大小,但我们会争取先把这1800人的培训工作做完,”据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资源开发部项目主管徐晗介绍,在国内外普及度很高。

徐航就提出要与学校合作, 在PAD计划中,时长约一小时,前期调试和后期维护工作犹为重要,稍加培训就能熟练使用,每一台机器发生任何异常都可实时监测到,要协调后勤、校医院、设备处、学生处和工会等多部门,硬件方面,在占地近五千亩的校园内安装了可立即使用的341台AED设备;软件方面。

这类猝死病人的急救时间只有5至10分钟,我们也向学校提出建议,进行了全校范围内的培训。

均由鹏瑞启航公益基金会及基金会发起人徐航捐赠,第一部分是包括心肺复苏理论、AED使用演示及创伤包扎等知识的理论培训;第二部分是实操环节,目前。

剩余三人只有一人会心肺复苏,就在PAD计划实施不久后的5月,因清华大学是国际一流学校,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充分发挥了推动作用,近年来保持着持续性捐赠,让几千名师生共同参与学习使用AED,急救有一个‘黄金四分钟’理论,唯一救治心源性猝死的手段就是胸外按压辅以心脏除颤。

两基金会联手 PAD计划顺利实施 据了解,该计划显示,在新生入学培训时加入此环节。

 文章标题:今日财经要闻:清华校园PAD“黄金急救”计划在清华大学启动,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html/zt/rdht/38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