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消费金融崛起 P2P平台早已“跑马圈地”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在万亿消费金融市场中,一股正在崛起并不断壮大的“第三势力”,助推着自2015年初起到如今的消费金融热潮。


  这股势力不容小觑,真正让市场火起来,让消费者知道这个词的就是它们。在诸多消费金融从业者眼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弄潮儿”究竟是谁?在消费金融大爆发时代它们会拥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又会面临着怎样的风险?


  崛起


  长期以来,消费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商业银行、持牌消金公司等金融机构,近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具有流量优势的互联网巨头及数量众多的互金平台也先后杀入市场,并逐步形成互联网消费金融“第三势力”。


  所谓“互联网消费金融”,是以互联网技术为手段,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金融服务,是传统消费金融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其本质还是消费金融,但相较于传统消费金融,互联网消费金融大大提升了效率。


  从具体业务来看,互联网消费金融有别于住房和汽车等大额消费贷款,主要用于消费者日常消费的小额信贷。通常来说信贷期限不会超过一年,信贷金额在20万元以下,根据贷款是否直接用于消费场景(包括医美、教育、旅游、租房等)分为消费分期及小额信贷(属于现金贷)两种。


  除了持牌机构的互联网化,当前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上大致形成了几种代表性模式:一类是依托电商平台发展起来的消费金融,以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为代表;一类是主打分期购物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如乐信旗下分期乐等;还有一类是P2P平台,以拍拍贷、人人贷等为代表。


  “以BATJ为首的互联网公司,依托电商和社交场景深耕金融,与消费金融‘正规军’逐渐形成分庭抗礼之势。”一名持牌系消金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互联网公司手握大量用户数据,在流量运营上具有很大优势,因此会给“正规军”带来一定的威胁。


  记者了解到,此前电商巨头推出的消费金融服务主要还是针对其自身消费场景下的分期产品,随着用户征信数据的不断积累,针对非消费场景下的个人信用贷款也陆续出现。以2016年1月正式推出的蚂蚁借呗为例,按照芝麻分分数不同,用户可申请1000元~30万元的贷款额度,利率在万分之二到万分之五,还款最长期限为12个月。数据显示,2017年借呗全年利润总额近72亿元,扣除所得税后的净利润亦高达61亿元。


  另一方面,基于不同场景发展起来的分期平台亦成为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市场参与者最多、竞争最激烈且提供的服务差异化最大的类别。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金融大数据研究中心与百融金服旗下百融行业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消费金融行业洞察报告》指出,与电商平台不同的是,分期平台往往是与场景方合作,代消费者将资金支付给商品服务的提供者,之后再由消费者分期向分期平台偿还。


  如主打3C产品的分期购物商城分期乐,其通过与苹果、宝洁、OPPO、VIVO、美的等品牌商建立合作,为用户提供便捷的产品分期服务。乐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乐信“新消费”战略,分期乐商城今年将继续拓展更多商品品类和品牌,加大服务类商品比重,引入优质电商平台进驻。归根到底,重点还是往年轻人喜欢的品类去覆盖。


  值得注意的是,在小额现金贷领域,除了一些大型互联网平台及初创型公司在布局外,P2P平台早已“跑马圈地”。随着网贷监管意见提出小额分散原则,并对贷款额度进行限制,越来越多P2P平台的小额信贷业务被推上市场。从拍拍贷等多家美股上市互金公司的业绩来看,小额信贷业务对其利润贡献占比较大。


  新生意


  从上述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来看,资金来源构成了不同平台之间发展模式差异的原因之一。“诸如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主要是通过小贷公司、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获取更多的资金,资金成本较低;而大部分互联网平台主要是选择助贷模式开展业务,其资金来源相对单一,更多是以持牌金融机构和P2P平台为主,资金成本相对较高。”某消费分期平台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不少P2P平台转型助贷模式,市场竞争愈发白热化。


  根据零壹财经此前发布的《消费金融2018年度发展报告》(下称《报告》),助贷模式即平台在前端负责获客、申贷及后端的贷后管理、催收等业务,资金来自银行、持牌消金公司、信托、资产证券化及P2P等方式,这些平台的盈利主要是获取信息服务、数据服务等相关费用。



热点新闻

备案/许可证编号:津ICP备1700584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0000

BS17799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00307I10001R0S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00307Q10176R1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m.ironge.com.cn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