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称,中国口粮年均消费量为2亿多吨,2019年小麦、玉米、大米三大主粮库存结余2.8亿多吨,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不进口也不会导致国内粮食供给短缺。中国粮食进口主要以大豆、粗粮等饲料粮为主,进口的大米、小麦分别只占国内消费总量1%和2%,主要起到品种串换和调剂作用。
南方爱吃米,北方爱吃面。
大米方面,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王辽卫指出,2019年中国进口越南大米仅48万吨,为2011年以来最低水平;今年1~2月从越南进口大米仅3万吨。
数据显示,中国大米进口数量逐年下降,2019年大米进口255万吨,同比下降53万吨,进口大米占中国大米消费约1%,主要用于品种余缺调剂,如泰国香米,即使大米不进口也不会影响国内市场供给。
小麦方面,数据显示,中国小麦的产量在1.3亿至1.4亿吨,已经保持了多年,作为调剂品的进口量在500万吨左右。
也就是说,中国的口粮绝对安全,自给自足,米面无忧。
没必要在家中囤积粮食
而且,今年粮食也有望丰收。
根据农业农村部相关信息分析,2020年粮食生产形势总体向好,夏粮苗情长势好于常年,丰收在望;早稻种植面积扩大,增产有基础,秋粮收购价格提前确定、不断提高。疫情期间,国家持续出台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今年全年粮食丰收是大概率事件。
王斌称,各地批发、零售市场大米、面粉、食用油货源充足,价格稳定。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复工向好,产能充沛。消费者完全没有必要担心粮食供应短缺及价格大幅上涨问题,无须集中批量购买在家中囤积粮食。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负责人2日对媒体表示,个别国家限制出口,对国内面粉、大米等口粮供应基本没有影响,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保障国内粮食供应。过度恐慌、抢购粮油,大可不必。从库存情况看,稻谷、小麦都能满足1年以上的消费需求。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所长白明对中新网记者表示,目前只是个别国家限制粮食出口,整个世界粮食供求关系没有根本的变化,库存消费比处于合理状态,这种情况下,粮食价格失控的几率不大。只要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农产品出口大国没有大的异动,世界粮食供求关系也不会有大的变化。
白明说,中国人曾经体会过挨饿的滋味,所以一直强调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的手里,中国对粮食的重视程度比任何国家都高,而且有完备的储备粮制度,三大主粮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比较低,价格稳定有坚实的基础,因此没必要过度囤粮,满足正常生活需要即可。
最近,多地也发布辟谣声明,提醒民众不要再盲目跟风“抢米抢油”。
湖北表示,全省原粮库存充裕,可供全省居民口粮消费一年以上。甘肃省表示,政府储备和企业商业粮食库存可满足该省240天以上市场供应量,食用油可满足全省85天市场供应量。宜昌提醒,夏季马上来临,大米面粉容易变质,请大家理性消费。
从销售终端来看,一些超市、电商平台也表示备货充足。如,盒马称“粮油类商品备货充足,不涨价、不断供”,并提醒消费者按需购买、理性消费。“备货量很足,敞开吃也够几个月的。还记得之前囤了在家放坏的青菜吗?”(完)
文章标题:【每日经济新闻:粮食危机要来?有人开始囤粮,中国粮食够吃吗?(2)】,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food/99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