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分餐制再次走进公众视野,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有人说,分餐制是源自西方的“舶来品”,但史料显示,分餐制在我国古已有之。穿过历史长河,我国是如何从分餐走向合餐的?
其实,我们经常使用的“筵席”一词,本身就带有分餐的意思。据史料记载,融易新媒体,“筵”和“席”都是古代宴饮时铺在地上的坐具,古人用餐习惯席地而坐,面前摆放低矮的食案,筵和席都是一人一设,大家分餐进食。
中国古代饮食方式的改变,与高桌大椅的出现密不可分。据记载,唐宋时期,高桌大椅开始普遍应用于百姓生活中,绝大多数中国人摒弃了席地而坐的方式,完成坐姿的改变。而这也直接影响了中国人饮食方式从分餐向合餐的转变。
“可以说,中国自古就有分餐制,且从未间断。如今的鸡尾酒会、各种自助餐、‘一人食’等,都是分餐形式的体现。只不过随着合餐成为主流,分餐不再像古代那样普遍。”亚洲食学论坛主席赵荣光说。
赵荣光介绍,与分餐制类似,中国历史上还流行过双筷制进食:先用一副筷勺将想吃的菜肴按量分拨到自己的碗盘中,再用另一副筷勺进食。“早在宋高宗时期就出现过双筷进食形式。100多年前,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在抗击鼠疫时,也曾认真讨论过双筷制就餐方式。”赵荣光说,与其他各种进食方式相比,双筷制更有利于中国菜的艺术品味鉴赏和中华餐桌礼仪的感受,使用起来也更儒雅斯文。
“有些中餐菜品不适合用分餐的形式,比如清蒸鱼,分餐按位上会破坏整条鱼的盘式美观,更适合双筷的进食方式。”赵荣光说。
2003年非典期间,分餐制和双筷制被再度提起。由于合餐可能带来多种疾病的传播,相关行业协会、公益组织等一直致力于倡导分餐制和双筷制。但由于社会认知度不足、居民长久形成的合餐习惯难以改变等原因,分餐制和双筷制并未得到有效推广。
餐桌对于中国人而言,不仅是吃饭的场所,更与各种社会关系和人情礼仪息息相关。中国人吃饭讲究热闹,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合餐象征着团圆、美满,更有利于彼此之间交流情感。因此很多人认为分餐制会带来隔阂感,破坏就餐氛围。
“其实‘分’与‘合’之间并不是绝对矛盾的,我们也可以通过摆放公筷公勺、双筷等形式就餐,既不影响其乐融融的餐桌氛围,也能避免疾病通过餐具传播,营造更健康文明的餐桌风尚。”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韩明说。
文章标题:【热点新闻曝光:新闻背景:分餐制并非“舶来品”】,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food/98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