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曝光:我国有能力应对国际粮食市场风险

  近日,美国彭博社报道,主要小麦面粉输出国哈萨克斯坦已禁止出口小麦面粉等农产品;越南暂停签署新的大米出口合约;俄罗斯也表示将每周评估情况,再决定是否实施出口禁令。

 

  一时间,对于粮食危机的担忧四起。限制粮食贸易意味着什么?多位专家表示,全球粮食库存充足,但随着疫情的蔓延,国际粮食市场动向应该受到密切关注,限制出口措施完全没有必要。我国粮食供求总体宽松,完全能满足人民群众日常消费需求,也能够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考验。

 

  粮食够吃  不应恐慌

 

  “现在相对比较确定的是越南的消息。其他几个国家的消息主要来自国内外报道。目前在各国政府网站、国际机构网站上尚未查询到官方信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普蓂喆告诉《中国科学报》。

 

  根据越南越通社的消息,融易新媒体,颁布禁令的原因是,“在当前气候变化及疫情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政府总理要求工贸部、农业与农村发展部、财政部负责确保大米供应稳定”。

 

  而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樊胜根认为,颁布禁令可能出于心理恐慌。随着疫情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国家封闭边界。“这种情况下,有些国家为了保证国内粮食价格稳定、供应充足,可能就会采取过激行为。比如出口国限制或禁止出口,把粮食留得多一点;而进口国就担心粮食进不来,所以尽早去购买。”

 

  实际上,粮食是够吃的。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市场、贸易和机构部主任Rob Vos长期跟踪监测全球食物市场。他和几位同事于3月27日在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官方网站发表文章指出,全球主粮库存并不短缺,而且今年预计收成良好。

 

  Vos指出,不包括中国在内,当前全球粮食库存与需求比接近其“正常值”(过去20年的中位数水平),并大大高于市场紧缩的2008年。“库存充足充分说明了主食市场的相对价格稳定。考虑到中国的大米和小麦库存量足以满足10到13个月的国内消费量,实际情况要好于这些统计数据。”

 

  而且,美国农业部预计今年全球小麦产量将增长5%,大米产量将与2019年持平。在主产国,由于机械化的普及,这些主粮的产量不太可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干扰。

 

  “我们需要防范的是恐慌心理造成的后果。”樊胜根强调,2007~2008年的粮食价格危机表明,对食品供应的政策担忧容易演变成严重的价格危机。当时,一些国家采取了限制出口的措施,这非但没有抑制价格上涨,反而使世界粮食市场价格飙升。

 

  应保持贸易渠道开放

 

  普蓂喆认为,目前“越南采取的措施会有一定影响,但相对有限”。需密切注意的是,越南的出口限制是否会触发其他主要粮食出口国跟进。如果其他国家后续跟进,可能会发生与2007~2008年粮食价格危机类似的情况,引发全球供应短缺、价格上涨,以及农产品市场的投机行为。这将给粮食进口依存度较高的国家带来较大的紧张和压力。

 

  樊胜根强调,要密切关注越南的大米出口政策是否会影响泰国、印度等大米主产国的政策走向;哈萨克斯坦的小麦出口禁令会不会向俄罗斯、乌克兰,甚至美洲的阿根廷、美国、加拿大等小麦主产区蔓延。

 

  这是因为世界粮食出口高度集中。俄罗斯、欧盟、美国、加拿大和乌克兰的小麦出口量占全球的75%。而大米市场75%的出口来自最大的5个出口国,仅印度就占近1/4。Vos认为,这些国家的政府做什么至关重要。

 

  樊胜根认为,需要特别关注那些非洲、南亚和中南美洲国家。如果未来一个月内疫情没有得到很好控制,那么情况不容乐观。因为这些发展中国家本身就存在饥饿和营养不良的情况,抵御危机的能力比发达国家差很多。

 

  3月26日,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总干事屈冬玉敦促G20国家的领导人采取措施,确保全球粮食体系继续保持良好运转,特别要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间让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获得食物。

 

  “穷人和弱势群体将受到最大的打击,各国政府应加强社会安全机制,以维持其获得食物的渠道。”屈冬玉说。

 

  他还提到,当前,由于新冠肺炎大流行导致经济活动减缓,收入减少和失业将对食物获取产生不利影响。“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通过及时可靠的信息来减少不确定性,并增强市场透明度。”

 

 文章标题:热点曝光:我国有能力应对国际粮食市场风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food/95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