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经济 > 产能调控趋严 水泥供需关系何时改善

产能调控趋严 水泥供需关系何时改善

2024-06-14 09:05:02来源:上海证券报

文章导读
5月以来,受水泥成本上升及错峰限产等多重因素带动,多地水泥价格迎来上扬行情。中国水泥网数据显示,5月末,全国P.O 42.5散装水泥均价345.54元/吨,环比上涨5.29%;6月4日,该均价收涨至...

  5月以来,受水泥成本上升及错峰限产等多重因素带动,多地水泥价格迎来上扬行情。中国水泥网数据显示,5月末,全国P.O 42.5散装水泥均价345.54元/吨,环比上涨5.29%;6月4日,该均价收涨至353.66元/吨。

  政策层面,水泥行业正面临新国标实施、产能调控趋严双重挑战。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GB175-2023《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制性国家标准(下称“新国标”)于6月1日开始实施。此外,国务院最新印发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强调,加强建材行业产能产量调控。到2025年底,全国水泥熟料产能控制在18亿吨左右。

  “新国标的实施有望更好地保障水泥品质、提升全行业熟料产能利用率,加快推动行业出清及整合,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水泥行业资深人士说。

  生产成本增加推涨价格

  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消息显示,近期,东北三省、京津冀地区水泥企业大幅推涨水泥价格,最高上涨90元/吨;江西、云南地区水泥企业通知上调水泥价格20元—50元/吨。部分企业已发布调涨通知,执行情况有待观察。

  业内看来,本轮多地水泥价格上涨,主要原因包括:前期水泥价格已处于成本线,水泥企业提价减亏意愿较强;多数地区继续开展错峰生产措施,市场供需关系有所改善。此外,6月1日起执行的水泥新国标,提高了水泥生产成本。

  “新国标实施后,绝大部分企业水泥生产成本肯定增加,从全国范围来预估,大部分厂家吨水泥制造成本增加在10元—30元之间。”中国水泥网技术中心总监韩彦峰分析指出,究竟增加成本的金额有多少,要因厂、因品种而定,根据各地的混合材价格和熟料制造成本不同会有较大的差异。

  那么,为什么新国标执行后,水泥生产成本会增加?据悉,新国标对水泥强度提高、细度要求细化、组分规定细致以及规范混合材料使用种类等方面提出了究竟要求,以保障水泥的品质和质量。

  据韩彦峰介绍,新国标针对水泥组分有了强制性要求,对熟料+石膏配比都有强制性的最低要求,部分水泥企业需增加熟料掺加量来满足新标准要求;并对部分水泥三天强度进行了提高,这也需通过提高熟料掺加量来满足标准要求。

  同时,新国标对组分中的成分进行了严格要求,以前部分地区使用的钢渣、锰渣、锂渣等廉价混合材资源不允许使用,必须更换为新国标允许使用的矿粉(矿渣)、粉煤灰、火山灰、石灰石等混合材。

  但比起成本的增加,业内看来,融易新媒体消息,新国标将组分作为出厂检验判定产品是否合格的明确要求,杜绝部分水泥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多用、乱用”混合材料的现象,将为促进水泥企业的规范生产,提升通用硅酸盐水泥产品的标准化并保证产品质量奠定基础。

  “公司已按照GB175-2023版标准要求,提前下发关于做好新标准衔接有关的通知及应对措施指引,并提前按新标准开展水泥组分检验积累经验数据,以确保向市场提供优质的产品。”某水泥头部上市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天风证券研报指出,短期水泥价格涨势仍有望延续,而涨价对头部企业带来的利润空间将会更大。

  产能产量调控整合加速

  新国标实施有望缓解行业供给压力。

  天风证券直言,新国标的实施有望提升全行业熟料产能利用率,预计新标准实施后熟料使用量将不低于75%,较实施前至少提升10个百分点,预计带动熟料需求量提升约2亿吨,对应产能利用率提高11%。

  此外,上海证券表示,企业为了满足新国标的指标,需要进行相应生产成本的改造,中小企业面临压力较大,相应头部企业生产制造高于新国标要求,新增改造成本较低,或将促进行业加速整合。

  国务院最新印发的《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加强建材行业产能产量调控。加强建材行业产量监测预警,推动水泥错峰生产常态化。到2025年底,全国水泥熟料产能控制在18亿吨左右。

  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底,全国熟料产能(不含港台地区)17.8亿吨。但当前在/筹建产能依然庞大,在建熟料合计产能3862万吨,筹建总产能7523万吨。

  这也意味着,水泥行业需要加大产能淘汰力度,并严格执行产能置换政策,限制不必要的新线建设,才能确保“2025年底熟料产能控制在18亿吨左右”。

  “《行动方案》首次要求新建和改扩建项目能效达到标杆和环保A级,有利于遏制新增产能建设势头,推进产能结构调整。”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李坤明说。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中外龙头集中亮相 碳博会上演低碳生活无限可能

6月5日开幕的2024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下称“碳博会”),从“衣、食、住、...

2 产能调控趋严 水泥供需关系何时改善

5月以来,受水泥成本上升及错峰限产等多重因素带动,多地水泥价格迎来上扬行情。中国水泥...

3 站在5G商用五周年的门槛上

5G商用五年来,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5G网络。 广阔的5G覆盖,给企业的生产运...

4 智能网联汽车上路,安全性如何保障?

记者近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

5 超重0.1公斤竟按1公斤算!快递续重“向上取整”引质疑

“实际重量3.1公斤,计费重量4公斤,这也太不合理了!”今天,北京市朝阳区消费者张女士对...

6 生产基地遭传停工停产 周大福另谋生路

周大福深圳北山工厂停工,不禁让业内同行捏了一把汗。6月5日,周大福针对该事件回应称,深...

7 除了涨价 雅诗兰黛还能靠什么救场

6月5日,北京商报记者从雅诗兰黛多个品牌专柜了解到,雅诗兰黛旗下部分品牌将于7月1日实施...

8 南下水土不服 桃李面包陷入盈利难题

来自东北的桃李面包,近些年一直在推进业务南下,着力构建全国生产基地布局,特别是华东...

9 恒大地产遭罚 媒体:“零容忍”铲除欺诈发行

近日,证监会依法对恒大地产欺诈发行债券行为按照其所募集资金的20%进行处罚,对其信息披...

10 今年“618”取消预售成共识 电商平台优化体验促消费

5月31日晚8点,电商“618”大促开启。在京东,苹果、美的、海尔、小米、华为等众多品牌成交...

1 中外龙头集中亮相 碳博会上演低碳生活无限可能

6月5日开幕的2024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下称“碳博会”),从“衣、食、住、...

2 产能调控趋严 水泥供需关系何时改善

5月以来,受水泥成本上升及错峰限产等多重因素带动,多地水泥价格迎来上扬行情。中国水泥...

3 站在5G商用五周年的门槛上

5G商用五年来,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5G网络。 广阔的5G覆盖,给企业的生产运...

4 智能网联汽车上路,安全性如何保障?

记者近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

5 超重0.1公斤竟按1公斤算!快递续重“向上取整”引质疑

“实际重量3.1公斤,计费重量4公斤,这也太不合理了!”今天,北京市朝阳区消费者张女士对...

6 生产基地遭传停工停产 周大福另谋生路

周大福深圳北山工厂停工,不禁让业内同行捏了一把汗。6月5日,周大福针对该事件回应称,深...

7 除了涨价 雅诗兰黛还能靠什么救场

6月5日,北京商报记者从雅诗兰黛多个品牌专柜了解到,雅诗兰黛旗下部分品牌将于7月1日实施...

8 南下水土不服 桃李面包陷入盈利难题

来自东北的桃李面包,近些年一直在推进业务南下,着力构建全国生产基地布局,特别是华东...

9 恒大地产遭罚 媒体:“零容忍”铲除欺诈发行

近日,证监会依法对恒大地产欺诈发行债券行为按照其所募集资金的20%进行处罚,对其信息披...

10 今年“618”取消预售成共识 电商平台优化体验促消费

5月31日晚8点,电商“618”大促开启。在京东,苹果、美的、海尔、小米、华为等众多品牌成交...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4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