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经济 > 起底四千款电商近视矫正产品,虚假宣传如何“躲”进海报广告里

起底四千款电商近视矫正产品,虚假宣传如何“躲”进海报广告里

2024-06-14 01:57:16来源:澎湃新闻

文章导读
据2023年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 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相当于每两个孩子中就有一个是近视 。青少年近视防控产品也成为了一门高流量的生意。 眼贴、脉冲护眼仪、叶黄素胶囊、...

  据2023年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相当于每两个孩子中就有一个是近视。青少年近视防控产品也成为了一门高流量的生意。

  眼贴、脉冲护眼仪、叶黄素胶囊、全光谱灯、视力矫正眼镜……打开购物平台搜索近视防控相关产品,各种品类多得令人眼花缭乱。在产品提问区,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这是智商税吗?”“到底能不能降低度数?”

  虽然消费者对于商家的宣传顾虑重重,但上当的人也并不少。冲着商家打出“降低度数”“近视逆转”的承诺,花重金上当后愤然举报——“花了快两万元治近视,结果视力没改善,反倒下降了”,“给孩子配宣称能降低度数的功能眼镜后,度数反增125度”。

  早在2021年,市场监管总局就开展了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产品违规宣传的专项整治,强调“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禁止使用“康复”“恢复”“降低度数”“近视治愈”“近视克星”“度数修复”等误导性表述。

  澎湃新闻记者通过爬取淘宝、拼多多、京东等电商平台的近视防控产品后发现:三年过后,许多近视防控产品在营销上打起了“擦边球”,为了规避电商平台的文字审核,商家将疑似虚假宣传的描述植入到了产品的封面海报中。

  虚假宣传躲进海报:许诺“一辈子看清”“重回5.0”

  目前在各电商平台检索时,“近视治愈”“近视恢复”等关键词已经遭平台禁用,搜索不出任何结果。

  然而,记者以“近视改善”“近视矫正”等关键词在各个电商平台上搜索后发现,这些产品名称和海报有非常大的出入。光看产品名称并没有很明显的夸大,只有零星几个提到了“重回5.0”“一贴摘眼镜”等夸张用语。而宣传海报则是另一番光景——擅自使用名人肖像背书、五颜六色加粗的花字、使用前后近视度数的图片对比、100%治愈近视的承诺……海报成为了电商平台监管的漏网之鱼。商家们用着难以遭监管的方法,做着攫取注意力的广告。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经公布的违规营销宣传典型案例和发布的监管通知,近视防控产品的不合规宣传主要包括夸大疗效、保证治愈率;模糊使用专业术语混淆概念;未标明专利号和种类,却宣称拥有专利或特殊功效。

  按照上述的评判标准,融易新媒体消息,记者以“近视改善”为关键词检索后,共收集到4800件相关商品。其中,眼贴类产品占比达到56.5%。而眼贴是最主要的近视防护产品。在电商平台以未登录状态下检索近视防控产品,前30页里几乎都是眼贴类产品的天下,每页里眼贴类产品的占比平均可达69.1%。

  遭举报的产品,轻则无效,重则眼底病变

  在黑猫举报平台上关于近视防控类产品的举报中,有超过四分之一的用户都提到了使用产品后出现副作用,损害了身体健康。其中,不少消费者控诉使用眼贴后出现眼睛发炎、皮肤病、甚至眼底病变等症状。在所有提到身体出现不适的举报中,眼贴导致皮肤过敏、视力下降、眼睛受伤的数量最多。虽然其中不全是关于儿童护眼产品的举报,但是相关产品的危害性可见一斑。

  近视防控产品虽然不断地在遭打假,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消费者担心产品没有资质,没有疗效。于是一些产品就放出专家推荐、专利证明、获奖证书等信息来佐证,试图通过这些信息来凸显自身的安全性,但只有在仔细搜索和询问后才能发现,根本没有药物批准号或医疗器械资质。

  以一款功效宣称可以让眼轴回缩从而恢复视力的视力机为例,商家客服无法给出医疗器械的批号,但为了证明产品合规,发了一份质检报告。然而,上面的产品名称却是“LED光谱美眼仪”。但在客服口中,无论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只要坚持使用,近视就能改善。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针对一款护眼仪产品索要了检测报告,报告上的产品名称与该产品宣传页面和客服描述的功能描述并不相符。

  实际上,专利证明、医疗器械资质、药品批准文号并不是一回事。专利认证仅仅是对药物或其生产方法、成分组合等创新性的法律保护,确保发明者拥有一定时期的独占权。但是,专利认证不涉及药品或者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或质量保证。但买家在购买时,并不一定会清楚这些产品上的概念,故而在字眼上遭商家忽悠。

  消费者们在上当后,更多觉得是电商平台没有尽到应有的审核责任。在对于近视防控产品涉及虚假宣传的举报中,77.22%都是举报购物平台,对于个体商户的举报并不多。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水果自由” “甜蜜”的中国机遇

最近有关榴莲的话题有点“热”,“榴莲盲盒”“榴莲自由”“榴莲降价”等话题频频登上热...

2 起底四千款电商近视矫正产品,虚假宣传如何“躲”进海报广告

据2023年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 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相当于每两个孩子中就有一...

3 以旧换新利民惠企初见成效 汽车消费市场升温持续迸发活力

为刺激汽车消费,2024年4月下旬,国家出台了《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个人消费者报废...

4 茅台暂停企业客户平价购飞天?有自营门店称数量趋于饱和,可

近日有消息称,茅台多地暂停企业以平价(1499元)购买茅台酒的申请。对此,澎湃新闻记者就此...

5 端午消费升温 小“粽子”如何撑起大“产业”?

端午假期将至,一年一度的“粽子大战”也已打响。记者了解到,各种口味的粽子成为近期生...

6 暑期海外游学市场迎变:东南亚降价明显 小语种目的地升温

距离暑期仅剩不到一个月,海外游学市场已进入预订尾声。6月6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多家旅行社...

7 标准缺失、旧件难寻 千亿级再制造市场亟待破局

再制造是指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设备和材料对旧件进行专业化修复或升级改造,使产...

8 5G-A点亮“数智”经济 打开数万亿元市场空间

2024年6月6日,我国迎来5G商用牌照发放五周年。 同日,在以“智联未来 无限可能”为主题的...

9 5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9.8% 延续温和复苏趋势

6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5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9.8%,较4月份微幅下...

10 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量呈加快增长态势

6月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今天发布会前,汽车报废更新...

1 “水果自由” “甜蜜”的中国机遇

最近有关榴莲的话题有点“热”,“榴莲盲盒”“榴莲自由”“榴莲降价”等话题频频登上热...

2 起底四千款电商近视矫正产品,虚假宣传如何“躲”进海报广告

据2023年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 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相当于每两个孩子中就有一...

3 以旧换新利民惠企初见成效 汽车消费市场升温持续迸发活力

为刺激汽车消费,2024年4月下旬,国家出台了《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个人消费者报废...

4 茅台暂停企业客户平价购飞天?有自营门店称数量趋于饱和,可

近日有消息称,茅台多地暂停企业以平价(1499元)购买茅台酒的申请。对此,澎湃新闻记者就此...

5 端午消费升温 小“粽子”如何撑起大“产业”?

端午假期将至,一年一度的“粽子大战”也已打响。记者了解到,各种口味的粽子成为近期生...

6 暑期海外游学市场迎变:东南亚降价明显 小语种目的地升温

距离暑期仅剩不到一个月,海外游学市场已进入预订尾声。6月6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多家旅行社...

7 标准缺失、旧件难寻 千亿级再制造市场亟待破局

再制造是指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设备和材料对旧件进行专业化修复或升级改造,使产...

8 5G-A点亮“数智”经济 打开数万亿元市场空间

2024年6月6日,我国迎来5G商用牌照发放五周年。 同日,在以“智联未来 无限可能”为主题的...

9 5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9.8% 延续温和复苏趋势

6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5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9.8%,较4月份微幅下...

10 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量呈加快增长态势

6月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今天发布会前,汽车报废更新...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4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