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经济 > 网约车围城:百万司机涌入

网约车围城:百万司机涌入

2023-09-10 11:20:02来源:澎湃新闻

文章导读
一名深圳的网约车司机说,以前每天跑11小时左右,每个月能挣到快2万元,现在一天跑个20多单,大概只能挣到300多元,有时去掉租车费和油费,每个月实际到手的收入更少,“平台竞争太激烈了,低价订单大行其道,现在钱不像以前那么好赚了。” 更多的司机加入,更激烈的市场竞争,让“一口价”或特价订单流行开来,网约车司机的感受最为明显。 “我从来不接‘一口价’。”谈到“一口价”订单,司机胡师傅干脆地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我们开...

  一名深圳的网约车司机说,以前每天跑11小时左右,每个月能挣到快2万元,现在一天跑个20多单,大概只能挣到300多元,有时去掉租车费和油费,每个月实际到手的收入更少,“平台竞争太激烈了,低价订单大行其道,现在钱不像以前那么好赚了。”

  更多的司机加入,更激烈的市场竞争,让“一口价”或特价订单流行开来,网约车司机的感受最为明显。

  “我从来不接‘一口价’。”谈到“一口价”订单,司机胡师傅干脆地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我们开油车的,谁去开‘一口价’啊。”

  “一口价订单如今占据我整体单量的30%-40%。”司机崔迪(化名)则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如果不接“一口价”,他的每日流水量会极度缩水,“只能低头妥协了。”

  拒绝和妥协之间,是一个已经变了面目的网约车市场。

  难以挣脱的“一口价”

  所谓“一口价”,在一些网约车平台上,也遭叫作“平价车”“特惠快车”。服务商根据起终点信息,预估里程、时长、实时路况,综合报出价格,与乘客最终的付款金额一致。通常而言,“一口价”订单会比普通订单价格有较大幅度下降。

  一位网约车司机向记者展示,原价为40余元的快车订单,选择“特惠”模式后,需要支付的实际金额为27元。其中5元会遭平台抽成,最终司机获得的收入为22元。

  普遍情况下,司机在特惠模式中获得的单价收入大约为1.5元/公里,而普通订单收入为2元/公里。

  在胡师傅所在的司机群里,不少司机直言:“谁还做‘一口价’订单啊,还不如直接把车退了不干了。”

  按照规则,平台不会强制要求司机接“一口价”订单,只需要关闭后台功能,就不会接到“一口价”订单。但对于不少司机来说,他们并没有太多选择。

  “一口价订单如今占据我整体单量的30%-40%。”崔迪告诉记者,他是以“跑量”取胜,每天大约要接40个订单,这也意味着“一口价”订单大约达到15个。

  今年43岁的崔迪,已经开了4年网约车。他每天的日程极为固定:早上6点起床,7点“上班”,每天工作12个小时,每个月休息4天。难得没有接单的时候,他会选择下车,在街边伸伸腰,或是小步快走,“平时是没时间运动的。”

  崔迪的感受是,平台派单会对“一口价”倾斜,如果不接“一口价”,也接不到大单,甚至可能几个小时都接不到其他订单。这也让不少司机不得不开通“一口价”。

  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

  8月15日,杭州市市监局、交通局等部门召开会议,要求各网约出租车公司要对“一口价”等运价规则进行全面清理规范,并公开计价规则。

  上海、合肥、武汉和石家庄等地监管部门,近期也纷纷约谈当地网约车公司,要求各网约出租车公司要合理确定网约出租车运价,实行明码标价,同时清理“一口价”“特惠价”等运价规则,不得以不正当价格竞争行为扰乱市场秩序。

  运力“过剩”

  低价竞争流行的背景之一,是更多的司机在进入网约车行业。

  据交通运输部,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全国共有318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579万本。

  可资比对的是,截至2022年6月30日,全国共有277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453万本。

  简单估算,一年之内,网约车行业涌入了41家平台,以及126万名驾驶员。

  这还是在监控之内的数据。

  有地方监管部门的公告中提到,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各网约车平台公司为抢占市场打“价格战”,通过“特惠价”“一口价”等方式吸引流量,放松准入把关,使不合规网约车数量进一步上涨。同时,平台公司瞒报营运数据,安全管理把控不严,造成2023年上半年网约车交通事故数量大幅上升,给乘客的安全出行带来极大隐患。

  “目前网约车的市场规模,与疫情前的2019年水平相近,但需求并没有大幅增加。”在网约车行业从业多年的刘叶(化名)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他们普遍认为,网约车行业的供需矛盾较为明显。

  有数据显示,今年网约车订单数量出现了回暖趋势,但在二季度后订单增速明显放缓,甚至在4月份转为负增长,7月共收到订单8.21亿单,环比上升7.6%。

  不少城市已经发出了运力过剩的预警。

  8月3日,重庆市道路运输事务中心发布网约车投资经营风险提示称,重庆中心城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力已远超实际需求,提醒,经营有风险,入行、入职务必谨慎。

  7月份,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发出风险提示称,根据上半年度网约车行业运营动态数据,当前行业运力与需求已趋饱和。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老龄产业需求旺盛 加速释放银发经济潜力

近日,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在北京发布《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报告显示,随...

2 网约车围城:百万司机涌入

一名深圳的网约车司机说,以前每天跑11小时左右,每个月能挣到快2万元,现在一天跑个20多单...

3 知网岂能知法犯法

9月6日,国家网信办对知网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人民币5000万元的罚款...

4 中国智能驾驶方案加速抢占海外市场

9月4日至9日,2023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以下简称“慕尼黑车展”)在德国慕尼黑...

5 从慕尼黑车展看中国车企的成绩与挑战

9月4日,2023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以下简称“慕尼黑车展”)开幕。在此后为期...

6 超岛遭指羊肉掺假 巴奴声明称有可能子品牌监管存问题

近日,有网络博主称巴奴旗下超岛自选火锅高钙羊肉卷检出鸭成分。 中国网财经昨日刊发《巴...

7 “丝路游”“乡村游”火爆,“旅游+”新消费兴旺——甘肃暑期

甘肃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历史文化遗存丰富,自然风光雄奇壮丽,素有“自然奇观博物...

8 暑期“结尾”不减“旅游热” 文旅消费“稳开高走”趋势有望延

盛夏渐远,暑去凉来。记者在北京、合肥等热门景区走访时发现,我国旅游消费市场并未因为...

9 “新能源越野”异军突起、“合资”加速“触电” 成都车展传递

为期10天的2023成都车展刚刚落下帷幕。本届成都车展共有129个汽车品牌参展,展出车辆近1600辆...

10 文旅市场复苏提速 今年暑期国内旅游人数超十八亿人次

今年暑期,各地文旅市场复苏明显,“研学游”“亲子游”“夜游”等旅游新业态成为拉动旅...

1 老龄产业需求旺盛 加速释放银发经济潜力

近日,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在北京发布《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报告显示,随...

2 网约车围城:百万司机涌入

一名深圳的网约车司机说,以前每天跑11小时左右,每个月能挣到快2万元,现在一天跑个20多单...

3 知网岂能知法犯法

9月6日,国家网信办对知网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人民币5000万元的罚款...

4 中国智能驾驶方案加速抢占海外市场

9月4日至9日,2023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以下简称“慕尼黑车展”)在德国慕尼黑...

5 从慕尼黑车展看中国车企的成绩与挑战

9月4日,2023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以下简称“慕尼黑车展”)开幕。在此后为期...

6 超岛遭指羊肉掺假 巴奴声明称有可能子品牌监管存问题

近日,有网络博主称巴奴旗下超岛自选火锅高钙羊肉卷检出鸭成分。 中国网财经昨日刊发《巴...

7 “丝路游”“乡村游”火爆,“旅游+”新消费兴旺——甘肃暑期

甘肃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历史文化遗存丰富,自然风光雄奇壮丽,素有“自然奇观博物...

8 暑期“结尾”不减“旅游热” 文旅消费“稳开高走”趋势有望延

盛夏渐远,暑去凉来。记者在北京、合肥等热门景区走访时发现,我国旅游消费市场并未因为...

9 “新能源越野”异军突起、“合资”加速“触电” 成都车展传递

为期10天的2023成都车展刚刚落下帷幕。本届成都车展共有129个汽车品牌参展,展出车辆近1600辆...

10 文旅市场复苏提速 今年暑期国内旅游人数超十八亿人次

今年暑期,各地文旅市场复苏明显,“研学游”“亲子游”“夜游”等旅游新业态成为拉动旅...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