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经济 > 世卫组织研究机构将宣布甜味剂阿斯巴甜“可能致癌”?“无糖”饮料何去何从

世卫组织研究机构将宣布甜味剂阿斯巴甜“可能致癌”?“无糖”饮料何去何从

2023-07-04 18:59:03来源:澎湃新闻

文章导读
传统饮料巨头使用的代糖阿斯巴甜可能对人体致癌? 6月29日,据路透社报道,两位知情人士透露,最常见的人造甜味剂之一阿斯巴甜将在7月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正式列为“对人体可能致癌”(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的物质。 本月初,IARC在召集外部专家开会后做出这项结论,该会议主要依据所有已公布的研究证据,评估哪些物质对人体有害。 而市面上销售的诸多打上“无糖”标签的食品、饮料,实际上都使用了阿斯巴甜等甜...

  传统饮料巨头使用的代糖阿斯巴甜可能对人体致癌?

  6月29日,据路透社报道,两位知情人士透露,最常见的人造甜味剂之一阿斯巴甜将在7月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正式列为“对人体可能致癌”(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的物质。

  本月初,IARC在召集外部专家开会后做出这项结论,该会议主要依据所有已公布的研究证据,评估哪些物质对人体有害。

  而市面上销售的诸多打上“无糖”标签的食品、饮料,实际上都使用了阿斯巴甜等甜味剂。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今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份关于非糖甜味剂的新指南,建议大多数人应避免食用安赛蜜、阿斯巴甜、糖精、三氯蔗糖、甜菊糖等非糖甜味剂。

  29日晚间,国产饮料品牌元气森林和奈雪的茶回应称,旗下产品不含有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是最常见的人工合成甜味剂,例如无糖可乐和雪碧中都有该类甜味剂,用于替代蔗糖。

世卫组织研究机构将宣布甜味剂阿斯巴甜“可能致癌”?“无糖”饮料何去何从


  此前,一项2022年的研究发现,这些甜味剂无助于长期控制体重,还可能导致糖尿病、心脏病发作和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大多数甜味剂都是有问题的,融易新媒体,包括人造甜味剂,如阿斯巴甜和糖精,以及从植物中提取的甜味剂,如甜菊糖。唯一的例外是由糖醇制成的甜味剂,即多元醇,它不属于“非糖甜味剂”的范畴。

  那么,人体摄取这些有害物质的安全阈值是多少?路透社称,该项标准并不属于IARC的考量范围,而是由WHO旗下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订定。JECFA将于6月底开始展开对阿斯巴甜的评估,预计7月14日公布结果。这也是IARC正式公布阿斯巴甜为“可能致癌物”的同一天。

  1981年以来,JECFA一直主张摄取量不超过每日上限的情况下,阿斯巴甜对人体是安全的。例如,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要喝12至36罐低卡汽水才有风险,具体依据各饮料的阿斯巴甜含量而定。欧盟、美国及许多国家的监管机构也广泛采用该标准。

  IARC一名发言人表示,IARC和JECFA的裁定结果在7月之前都属于机密,但他强调两者的结果是“互补”的,IARC的结论是“理解致癌性的首要根本步骤”。JECFA则进行对此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在特定条件和摄取量下造成特定伤害(例如癌症)的可能性”。

  不过,IARC过去对不同添加物的裁定结果已经不止一次引起消费者忧虑,也多次引发诉讼案件。IARC的消息人士向路透社表示,将阿斯巴甜列为“可能致癌物”是要为了引起更多研究,好让监管机构、消费者和制造商得到更确定的结论。然而,这也可能再次挑起争议。

  从过往报道来看,IARC的裁定结果对于社会和企业均可能产生巨大影响。此前,IARC曾将上大夜班、使用手机都列为可能致癌行为。

  2015年,IARC将除草剂嘉磷塞异丙胺盐(Glyphosate)判定为“可能致癌物”。尽管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等机构都质疑这项裁定结果,但企业界仍深受影响。德国拜耳(Bayer)公司曾被美国法院判决,应赔偿那些主张因使用除草剂而罹癌的顾客,该公司2021年已在第三次上诉中败诉。

  路透社指出,IARC也曾被批评对难以避免的事物发出不必要的警示,例如将大夜班工作和食用红肉列为“很可能致癌”(probably cancer-causing),使用手机则被列为“可能致癌”(possibly cancer-causing)。

  对此,国际甜味剂协会(ISA)秘书长杭特伍德(Frances Hunt-Wood)批评IARC“不是食品安全机构”,对阿斯巴甜的评估“在科学上并不全面”,而且“以许多广遭质疑的研究为基础”。

  ISA的成员涵盖众多国际企业,包括糖果商玛氏箭牌(Mars Wrigley)、可口可乐(Coca-Cola)旗下一个单位以及跨国食品加工业者嘉吉(Cargill)。该协会表示,对IARC的审查“严重担忧”,并称其可能误导消费者。

  多年来,阿斯巴甜已受到业界的广泛研究。去年法国一项针对10万名成年人的观察性研究显示,摄入人工甜味剂(包括阿斯巴甜)过量的人,罹癌风险略高。不过这项研究无法证明阿斯巴甜确实增加了罹癌风险。

  2000年代初,意大利拉马齐尼研究所(Ramazzini Institute)对阿斯巴甜的研究则显示,从老鼠实验看来,某些癌症确实与阿斯巴甜有关连,但这项研究的方法受到质疑。

  某些食品从业者对于阿斯巴甜的使用十分纠结。百事可乐曾于2015年停止在汽水中添加阿斯巴甜,一年后重新加入,又在2020年再次移除。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再迎多项支持举措 北京筹划出台“算力券”政

7月2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广智在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人工智能高峰论...

1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再迎多项支持举措 北京筹划出台“算力券”政

7月2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广智在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人工智能高峰论...

2 世卫组织研究机构将宣布甜味剂阿斯巴甜“可能致癌”?“无糖

传统饮料巨头使用的代糖阿斯巴甜可能对人体致癌? 6月29日,据路透社报道,两位知情人士透...

3 国度统计局:2022年全国文化及相关财富营收超16万亿元

国家统计局今天(29日)发布,2022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营业收入超16万亿元,...

4 河南分类分级收购受损小麦:不超标芽麦最高每斤1.2元

目前,新麦收购进入旺季。在今年的麦收时节,河南遭遇严重的“烂场雨”,部分地区的小麦...

5 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应急管理部发布7月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

近日,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气象局、...

6 穆迪:中国钢铁行业的集中度正逐渐提升

中新社上海7月3日电 (记者 姜煜)评级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3日发表行业分析报告称,中国钢...

7 钢材出口实现环比五连升 板材出口量创新高

中钢协最新数据显示,5月,我国钢材出口量实现环比五连升,出口保持较强韧性。另外,近期...

8 科技成果赋智中小企业发展对接活动及“创客中国”项目成果展

中国网财经6月29日讯 2023年6月2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

9 微信支付手续费上涨?遭部分高校停用?回应来了

近日,有消息称,多个高校宣布停用微信支付,原因是微信支付收取0.6%的手续费。 西北大学网...

10 在印度被诈骗和索赔?上海电气:严重歪曲事实

6月28日,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电气”)发布声明称,近日,有自媒体发布信息...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