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多家银行积极布局数字藏品赛道

多家银行积极布局数字藏品赛道

2022-09-24 18:22:00来源: 金融时报

文章导读
今年以来,银行机构布局数字藏品动作频频。在刚刚过去的8月份,南京银行发布首套数字藏品,以IP“你好鸭”为形象基础,下设“赛博朋克鸭”等五大系列,由腾讯至信链提供可信权益证明。光大银行协同新华网推出“小茄子”数字藏品,涵盖美丽中国、生态多样、低碳行动三大类共32款数字藏品。亮丽、新颖的数字藏品赚足了银行客户特别是年轻客群的关注度。 “对于以数字藏品为代表的元宇宙应用,银行机构进行相关的产品探索可以理解为是对...

  今年以来,银行机构布局数字藏品动作频频。在刚刚过去的8月份,南京银行发布首套数字藏品,以IP“你好鸭”为形象基础,下设“赛博朋克鸭”等五大系列,由腾讯至信链提供可信权益证明。光大银行协同新华网推出“小茄子”数字藏品,涵盖美丽中国、生态多样、低碳行动三大类共32款数字藏品。亮丽、新颖的数字藏品赚足了银行客户特别是年轻客群的关注度。 

  “对于以数字藏品为代表的元宇宙应用,银行机构进行相关的产品探索可以理解为是对元宇宙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的提前布局和试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王蕴韬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银行数字藏品队伍扩容 

  所谓数字藏品,是指使用区块链技术对应特定作品和艺术品生成的数字凭证。它能实现艺术品的数字化发行,被购买后存于线上,收藏在每一个购买者的网络账号之中。作为收藏品,数字藏品具有收藏意义。数字藏品具备的数字属性,既能保证藏品的稀缺性,又因具有不可复制、不可篡改的特性,有利于保护藏品的版权。 

  事实上,自今年以来,数字藏品概念便开始火起来。目前来看,无论是南京银行的“你好鸭”还是光大银行的“小茄子”,都受到年轻客群的热情追捧,领取很快告罄。此外,今年以来,北京银行、西安银行、中原银行、华夏银行等也都有数字藏品推出。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认为,目前,市场用户对该领域的确抱有不少热情,尤其是年轻用户愿意尝试购买,布局数字藏品能够丰富银行零售业务类型,并有助于强化零售用户黏性。 

  从银行发售的数字藏品来看,目前,银行推出的数字藏品主要以营销宣传为主,旨在为银行引流、获客、活客。 

  以南京银行为例,凡持有该行数字藏品“你好鸭”的用户,同时可获得南京银行“鑫e商城”满50减20满减券礼赠,并在南京银行即将上线的元宇宙空间“你好世界”中享受专属福利。可以看到,对用户而言,融易新媒体,拥有银行数字藏品的价值目前更多体现在权益的赋能和享有上。 

  数字藏品仅具有收藏功能 

  谈及数字藏品,绕不开的就是其原始形态NFT(Non 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代币)。自诞生以来,对于NFT的投机炒作现象屡见不鲜,这也让市场对于数字藏品“去金融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而与NFT相关的金融风险逐渐受到监管层的关注和重视。今年2月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防范以“元宇宙”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4月份,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联合发布《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6月份,在中国文化产业协会牵头下,近30家机构在北京联合发起《数字藏品行业自律发展倡议》称,反对二次交易和市场炒作,坚持实名制,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从目前银行发售的数字藏品来看,更多体现的是收藏价值。光大银行在领取数字藏品的须知中提到,发布的数字藏品均为限量免费领取,用户不得将数字藏品用作任何商业用途,抵制对数字藏品进行任何形式的价格炒作、场外交易、欺诈或以任何非法方式进行使用。华夏银行郑州分行也在其推出的“郑小夏”数字藏品通告中提到,发放的数字藏品仅作为收藏用,不可进行任何形式的价格炒作、有偿转售等违规行为。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表示,数字藏品在国内发展路径与国外不同,去金融化和避免炒作是国内数字藏品的特征。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在数字藏品探索中会更加注重合规性。因此,银行数字藏品采用主流技术平台,仅具有收藏功能,不具有交易转售属性。 

  以营销宣传激活零售客群 

  亿欧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藏品市场规模为1.5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150亿元。据《数字藏品应用参考》数据,截至今年7月末,国内数字藏品平台已超过700家。 

  “目前,银行布局数字藏品还处于初期阶段,作为市场试水的动作。”苏筱芮表示,不同银行之间的动作则略有差异,一些银行围绕自营业务单独发行,另一些银行则选择了跨界合作。 

  多数专家表示,从目前的产品定位和发行规模看,银行推出数字藏品还是以营造市场声量、塑造品牌价值、激活零售客群为主,而以此赚取营业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并不是首要考量因素。 

  未来,银行布局元宇宙的脚步将迈向何方?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9月MLF缩量平价开展 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

9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了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

2 央行缩量平价续作4000亿元MLF 存款利率下调为LPR下行打开空间

本报记者 刘 琪 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9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开...

3 强化大型支付平台企业监管 加快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立法进程

本报记者 李 冰 9月15日,在十一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上,来自监管层、多家机构和有关专家就...

4 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7” 专家称不存在持续贬值基础

本报记者 刘 琪 9月15日晚间,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破7”。Wind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

5 前8个月减降退缓税费超3.3万亿元 微观经济主体再获4400亿元“无

本报记者 包兴安 9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延长制造业缓税补缴期限,加力助企...

6 国有大行存款利率下调 储户存款意愿降低转向保险产品

本报记者 彭 妍 9月15日,多家银行先后发布通告,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与此同时,部分...

1 9月MLF缩量平价开展 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

9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了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

2 央行缩量平价续作4000亿元MLF 存款利率下调为LPR下行打开空间

本报记者 刘 琪 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9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开...

3 强化大型支付平台企业监管 加快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立法进程

本报记者 李 冰 9月15日,在十一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上,来自监管层、多家机构和有关专家就...

4 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7” 专家称不存在持续贬值基础

本报记者 刘 琪 9月15日晚间,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破7”。Wind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

5 前8个月减降退缓税费超3.3万亿元 微观经济主体再获4400亿元“无

本报记者 包兴安 9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延长制造业缓税补缴期限,加力助企...

6 国有大行存款利率下调 储户存款意愿降低转向保险产品

本报记者 彭 妍 9月15日,多家银行先后发布通告,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与此同时,部分...

7 担心预付资金打水漂?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来破解

近年来,利用优惠吸引消费者办卡充值的预付式消费越来越火,但也滋生了一些预付卡市场乱...

8 存量时代 银行卡竞争比拼“数字化”“精细化”

中国银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22)》(以下简称《蓝皮书》)显...

9 上市银行股价表现分化 月内频获机构调研

9月15日,上市银行板块小幅收跌,截至当日收盘,申万一级银行业指数下跌0.85%。值得注意的是...

10 “马太效应”明显!消费金融公司上半年盈利表现分化

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完毕,消费金融公司上半年业绩浮出水面。 总体来看,上半年消费金...

热点 | 财经 | 科技 | 观点 | 产业 | 专栏 |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撤稿申请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