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亿吨缺口引发焦点关注:中国粮食到底够不够?

  1.3亿吨缺口引发焦点关注:中国粮食到底够不够?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下称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8月17日发布报告称,到“十四五”期末,中国有可能出现1.3亿吨左右的粮食缺口。

  粮食又不够了?一时间市场风起云涌,民众也开始心生忧虑。

  缺口中八成是“动物口粮”

  未来1.3亿吨粮食缺口问题,因为没有报告的具体分项数据,经过不断发酵的舆论之后,让不少民众开始忧心忡忡。

  其实是自己吓自己。

  第一财经记者研究发现,报告中提到1.3亿吨的粮食缺口,相比中国庞大的粮食生产能力,并不是一个多么大的数字,而且根据最近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进口的粮食当中,给人吃的口粮占比更不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粮食产量6.58亿吨。

  同期,中国粮食进口量约1.15亿吨,其中:大豆进口8804万吨,小麦进口310万吨,稻谷和大米进口308万吨,谷物及谷物粉进口2047.00万吨。在进口粮食中,大豆位居第一,居第二位的谷物及谷物进口粉包括玉米、高粱、大麦等粗粮。

  因为国家统计局没有公布中国粮食的消费量,假设2018年中国生产的粮食加上进口的粮食全部消费,总量是7.73亿吨,进口的粮食1.15亿吨占全国一年粮食消费量的比例为14.9%。

  进口粮食占比15%左右,与国外数据的分析结果相差不多。

  美国农业部数据,2018/2019市场年度,中国小麦、大米、谷物(含玉米、高粱、大麦、燕麦、黑麦)、大豆的消费量分别是1.25亿吨、1.43亿吨、2.87亿吨、0.85亿吨,总和是6.4亿吨。

  同期,中国上述粮食作物的进口量分别是314.5万吨、280万吨、1054万吨、8254万吨,进口粮食总和为0.99亿吨。

  按照上述数据,中国进口粮食占总消费量的比例为15.5%。

  从粮食全口径来看,中国粮食自给率可以达到八成以上;如果将口径缩小到主粮(小麦、大米、玉米),《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9年中国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的自给率达到98.75%,不存在进口依赖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进口的粮食中,大豆和玉米占了绝大部分,大豆、玉米主要是给生猪、禽类、水产这些动物做饲料,并不是给人吃。根据上述国家统计局2018年数据,仅仅大豆进口一项就占比总进口量的近八成。

  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到2018年,全国居民谷物年人均消费量从138.9千克一路降低至116.3千克,而包括猪肉、牛肉、羊肉在内的肉类年人均消费量从25.6千克增至2018年的29.5千克,禽类消费量从7.2千克增至9.0千克,水产品从10.4千克增至11.4千克,蛋类和奶类消费也明显增加。

  这些年,中国从国外进口的大豆和玉米一路飙升,美国农业部数据,2018/2019市场年度,中国进口的大豆和玉米总量为8702万吨,占进口粮食总和0.99亿吨的比例为88%。

  中国现代化还在进一步推进,未来作为口粮的大米和小麦用粮食占比预计会进一步降低,生产肉蛋奶需要进口的饲料用粮继续增加,这是社科院预计的1.3亿吨粮食缺口的背景,这样的变化,此前发达国家已经经历过,这是消费方式的巨大转型,已经不能用粮食不够吃来解释。

  大米将连续两年净出口

  中国人现在消费的口粮,主要是大米和小麦,其中大米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中国人的餐桌上,现在不仅南方人爱吃大米,北方人吃大米的也越来越多。

  爱吃大米的人多了,而且消费者希望吃到风味独特的大米,拉动了大米的进口。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大米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大米进口国,这种现象持续多年。

  以2015/2016市场年度为例,美国农业部数据,中国进口大米460万吨,出口约37万吨。

  到了2018/2019市场年度,中国进口大米的状况发生了改变。当年,中国的进口量降至260万吨,中国出口的大米达到272万吨,比进口大米多出12万吨,是5年来第一次成为大米净出口国。

  美国农业部预计,2019/20市场年度,中国大米出口量进一步增至340万吨,而大米进口量继续缩减至230万吨,中国将连续第二年成为大米净出口国。

  中国能成为大米的净出口国,是因为中国拥有大量的大米库存。2019/2020市场年度,中国大米期末库存约为1.18亿吨,数量约占到全世界库存量的一半。大米不能久藏,否则品质会出现退化,从加快流动的角度来看,国际市场上就有了用武之地。

  中国会继续从泰国、越南等进口口味好、价格低的大米,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同时也会将拥有相对优势的大米出口到国外市场,实现资源的双向流动。

  自给自足还是根本

 文章标题:1.3亿吨缺口引发焦点关注:中国粮食到底够不够?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channel/spin/158603.html



备案/许可证编号:津ICP备1700584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0000

BS17799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00307I10001R0S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00307Q10176R1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mt.ironge.com.cn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