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市场需求减弱,不确定性增加,国际运输亟待进一步畅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出口形势面临严峻挑战。
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是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冲击波”,外贸企业生存状态究竟如何?有哪些呼吁和期盼?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近期走进多家外贸企业蹲点调查。
外贸企业生产经营逐渐恢复
交易回暖
虽然企业受疫情影响前期出口态势出现下滑,但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正在逐步恢复,企业扭转外贸形势有了更大的腾挪空间。
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2019年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根据海关总署数据,今年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1.54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4.9%,降幅和前4个月持平。出口6.2万亿元,下降4.7%;进口5.34万亿元,下降5.2%;贸易顺差8598.1亿元,减少1.2%。
面对严峻的形势,记者在机电、医药、设备等行业龙头外贸企业走访了解到,虽然企业受疫情影响前期出口态势出现下滑,但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正在逐步恢复,企业扭转外贸形势有了更大的腾挪空间。
作为在中国深耕近30年的老牌外资企业——施耐德电气正在加速达产追产,在其所属工厂施耐德(北京)中低压电器有限公司1.3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里,上千台机器高速运转着,现场繁忙而有序。这里每年生产近千万台中低压配电设备,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海外地区,包括欧洲、亚太、印度等地。
“工厂在3月底基本实现了100%复工复产,虽然受到疫情影响前期销售出现较大下滑,但是自3月开始,工厂销售已经实现正增长,负面影响正在消散。”施耐德(北京)中低压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尚说,“如果单看3月份到5月份销售业绩,结果比去年同期还要好,所以有理由相信公司今年的销售肯定还会有增长,我们并不担心。”
情况类似的还有显示器生产企业冠捷科技集团。该公司生产的液晶显示器产销量长期占据全球市场第一位,市占率达38%,液晶电视出货量位居全球第四。
在疫情发生之后,该公司调整生产策略,将部分产能转移到北京公司,预计在二季度产能全面恢复后,产值将同比增长约40%。“下阶段,我们将通过产品结构调整,提升高端产品比重,在显示技术方面融入更多新兴互联网元素及超高清技术的应用,并持续开拓亚太等新兴国家市场。”冠捷显示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光发说。
疫情之下,医疗产品研发企业的经营情况备受关注。主要从事药物研发的康龙化成(北京)新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药物研发前端领域的国际龙头企业,产值长期稳居全球前三的位置,其业务的85%来自海外市场。3月初,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已全面恢复。
用康龙化成公司首席财务官李承宗的话来说,目前北京园区内约有4500人左右,几乎都处于满产状态,现在研发任务很重,没有一间实验室是空着的,甚至还要去外边租房做实验室。“虽然疫情拖慢了部分课题研发进度,但是一季度公司营收增长超过20%,我们计划进一步招聘人员,满足业务增长的需求。”他说,当下属地政府采取果断、及时和有效的措施抗击疫情,帮助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切实帮助企业降低疫情对经营的冲击。
作为来自日本的气动元件的生产商,SMC(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内地拥有7个工厂、多个物流中心及全球四大气动技术研发中心之一的中国技术中心。为确保国外订单出口,该公司在防控机制到位的前提下自2月初起就已复工。
“目前研发生产基地已经全部恢复。”公司有关负责人马清海说,4月份,公司的员工复工率、产能恢复率均达到100%。
三大风险制约出口潜力
企业经营挑战仍存
尽管国内疫情防控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受疫情全球蔓延影响,外贸形势仍然面临重重压力。根据世界贸易组织4月发布的预测,疫情发展将可能导致全球商品贸易在2020年跌落13%到32%,贸易下降幅度可能会超过2008年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贸易下滑。
多位受访专家和企业代表也开始担忧,尽管国内复工复产有序展开,但境外疫情的态势仍不明朗,海外市场需求减弱,国际运输通道不畅,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疫情带来的连锁反应或持续影响外贸企业的经营发展。
文章标题:【市场乍暖还寒 出口企业逆境突围有待迈过“三道坎”】,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channel/spin/127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