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合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动作频频”、“喜事不断”。上周,合肥市委主要领导与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就项目推进事项进行商谈,让这个产业再度引发关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搅动了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接下来,合肥市将如何下好“打造全国新能源汽车之都”这盘大棋?
【顶层设计】
争取获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我们将借鉴国内外先发地区经验,科学编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并加快推进省级新能源汽车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争取获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合肥市科技局副局长戴兵明确表示。
除了要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建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争创国家级技术(制造、产业)创新中心;合肥市将统筹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支持建设具备中国计量认证资质的新能源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立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虚拟仿真和测试验证平台,提升整车、关键零部件的测试评价能力。
另外,参与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提升新能源汽车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技术标准体系的竞争力。建立新能源汽车数据采集、分析研究和应用服务平台,建设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大数据平台,促进各类数据共建共享与互联互通。
【技术公关】
每年组织实施一批关键技术研发项目
在攻关核心技术方面,戴兵透露,合肥市将每年组织实施一批关键技术研发项目,重点突破整车集成、动力电池、电驱动、智能网联、轻量化以及前瞻性技术;开发具有先进底层操作系统、全新电子电气系统架构和智能化网联化特征的新能源汽车整车或平台。
同时,开发低成本、高比能、长寿命锂电池系统以及其他性能优化的动力电池产品;探索新一代车用电机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支持电驱动总成的集成应用;加强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及系统开发,突破计算和控制基础平台等技术瓶颈;支持燃料电池系统、氢能储运、车载储氢等燃料电池汽车相关技术研发。
【企业培育】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今年以来,合肥签约落地蔚来中国总部项目,大众江淮开启深度混改,大众收购国轩高科成为第一大股东。目前,全市已集聚了蔚来、江淮、安凯、江淮大众、长安、奇瑞(巢湖)、国轩高科、华霆动力、巨一动力等一批龙头企业,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居全国前列。
今年7月,合肥正式启动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由合肥市主要领导亲自担任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链长,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戴兵透露,接下来,合肥市将依托现有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加强供应链建设,支持“车电分离”等商业模式发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同时,支持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激光雷达、高精地图、自动驾驶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提升配套能力,积极引进一批产业链薄弱环节企业,确保新能源汽车主要零部件供应稳定。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智能网联、充换电设备、储氢制氢等领域,力争培育一批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
在支持建立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体系的同时,依托江淮、安凯等整车企业和通用机械研究院等科研院所,逐步完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鼓励新能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跨界协同,打造涵盖解决方案、研发生产、运营服务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生态主导型企业。
【推广应用】
2025年底前,出租车逐步全面实现新能源化
近年来,合肥市新能源汽车在推广应用方面也是成效显著。仅今年上半年,全市推广新能源汽车1.86万辆,约占全国总销量的4.7%。截至8月中旬,全市累计推广总量已达25万辆,约占全国总量的5.5%。
戴兵表示,合肥市还将促进新能源汽车企业扩大生产销售规模,支持打造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区(点),形成新能源汽车应用的良好氛围。
合肥还将坚持“多条腿”走路。一方面,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是邮政、物流、环卫、通勤、公务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第一责任单位,要分年度制定新能源汽车新增和更新计划。
另外一方面,“加快实施出租汽车‘油(气)改电’换购计划,2025年底前,合肥市巡游出租车逐步全面实现新能源化。”从2021年起,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用车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2025年底前逐步实现规模化运营。
【融合发展】
支持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示范区
文章标题:【合肥加大举措布局“新能源汽车之都”】 内容摘要:而实行新能源汽车差异化交通管理;修订《合肥市公交专用道管理暂行办法》;研究制定新能源充电车位相关管理办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channel/industry/221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