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硬措施护好黑土地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各地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很大,耕地保护并非易事。保护耕地不只是农艺措施,不只是鼓励提倡,还要有刚性约束,还要有法律手段,防止和惩处乱占、滥用、破坏耕地行为。要让土地违法者知道疼,让土地使用者学会用。

  前不久,在黑龙江省五常市发生了一起盗挖黑土案,9万平方米耕地被破坏,原本平坦的土地呈现斑驳的“伤疤”,令人揪心。耕地红线没有讨价还价的可能,我们既要守住18亿亩耕地数量红线,又要守好良田沃土的质量红线。农地农用没有商量的余地,土地违法必须受到严惩,“长牙齿”的措施要时刻箭在弦上。

  这起盗挖黑土案是有人以改良土地的名义,与村民协商流转土地,随后用大型机械取土。在承包地三权分置的背景下,无论是土地所有者、承包者、经营者都无权盗挖黑土、非法取土、破坏耕作层。值得注意的是,盗卖黑土是暴利,挖采成本低,不法分子常利用晚上监管薄弱时段去农田盗挖,之后以每立方米20元的价格售出,多被用于城市绿化等。

  耕地保护并非易事。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各地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很大,一些地方却打起了耕地的主意。个别地方政府把耕地当成建设用地的“唐僧肉”,没有履行好保护耕地的责任,对耕地占补平衡敷衍塞责,存在占优补劣现象。更有甚者,一些市场主体搞起了耕地违法活动。比如,从农民手中流转土地后搞耕地“非农化”,他们或是在耕地上建大棚房、盖私家庄园,或是盗挖黑土、非法取土。

  东北地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主产区。黑土本是最肥沃的土壤,用老百姓的话说,“插根筷子也发芽”。黑土堪称“耕地中的大熊猫”,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需要数百年时间。然而,自上世纪50年代大规模开垦以来,东北黑土地一直处于高强度利用状态,重用地轻养地、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长期忽视水土保持等,造成了黑土层变薄,有机质含量下降。当前黑土地面临“量减质退”局面,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潜在风险。

  近年来,对东北黑土地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2020年2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1.4亿亩,占东北地区适宜区域耕地总面积的70%。这是耕地保护迈出的关键一步,不过,这依然不够。保护耕地不只是农艺措施,不只是鼓励提倡,还要有刚性约束,还要有法律手段,防止和惩处乱占、滥用、破坏耕地行为。

  要让土地违法者知道疼。目前国家层面尚未出台黑土地保护法律法规,《黑龙江省耕地保护条例》作为地方性法规,提到禁止在耕地中挖矿、取土,但缺乏相应处罚细则,从职责、执法等角度看,权威性、强制性不够,影响黑土地保护工作。破坏耕地行为表现形式多样,只有编织完善的法律密网,进而使其付出并不轻松的成本,才能在上下游同时斩断黑色产业链条,形成强力震慑。

  要让土地使用者学会用。定期监测耕地质量,以真金白银鼓励农民对土地的保护性耕作,以铜墙铁壁约束对土地的破坏性耕作,对实施土壤保护的地区给予经济补偿,激发其用养结合、提高地力的积极性,使其从保护黑土地中获得更多经济效益。黑土地保护利用要有承担任务的载体,像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有保护黑土地的强烈意愿,又有培肥黑土地的条件,可以优先安排。

  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和子孙后代。城镇化大潮中,农民可以非农化、兼业化,融易资讯网(www.ironge.com.cn),但耕地不能非农化、贫瘠化。当前特别要强化对东北黑土地的特殊保护,让“长牙齿”的硬措施来决定黑土地的前途。(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乔金亮)

 文章标题:以硬措施护好黑土地

内容摘要:以硬措施护好黑土地 ...

免责声明: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文网址:http://mt.ironge.com.cn/channel/261635.html



备案/许可证编号:津ICP备1700584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0000

BS17799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00307I10001R0S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00307Q10176R1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mt.ironge.com.cn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