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90后还过五四吗?青年的划分标准是怎样的?(3)

  朱光潜先生知识渊博,看待人生、事物深刻又清醒,所传达的都是十分积极的态度,他曾说,“我时常想,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那种学问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义与价值。”

  我们常常为了工作、为了责任熬夜失眠,满腹牢骚抱怨,却丝毫不敢松懈。可是我们忘了,人生不止工作,还有生活。

  别因为工作,让生活失去了原有的色彩,记得多陪陪家人,多宠爱自己。

  10 20+岁,最不该像大人一样生活

  提起高晓松第一反应一定会联想到他“丰富”的自拍照,在社交媒体刚盛行的那几年,他一度成为段子手心中的最爱。

  看着现在的高晓松,很难想象二十多年前,19岁的高晓松曾是个叛逆少年。爱好音乐的他在考上清华之后,决定“出走”音乐界,但是此举却遭到家人强烈反对。于是,他和家人对赌,自己可以用吉他养活自己。

  结果是,这个赌,他输得很彻底。

  虽然输了,但是如我们所知,高晓松并没有就此放弃音乐。1994年,《同桌的你》响遍大江南北,成为每个人中学时最美回忆。

  后来他面对新京报采访时曾说,“未来你有很多年可以很成熟,年轻的时候就该让自己年轻。你和别人不同的时候,只有你20多岁年纪的时候。”

  我们都听过凯鲁亚克《在路上》的这句话: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但事实是,我们终会像高晓松所说,成为被生活狠狠打败的中年、老年人。

  所以在那之前,勇敢一点、疯狂一点。人生只有一次,青春不会再来。

  看到这里,不知道你心中的疑问、迷茫有没有找到答案呢?

  今天是五月四日青年节,遥想100年前,五四烽火燃遍神州大地,青年志士撑起中华脊梁。

  一百年前的青年,他们在战火中求得生存;

  一百年后的青年,我们在生活里寻得未来。

  从1919到2019,民族之魂从未散去,中华青年从未敢忘。

  相关阅读

  90后还过五四吗? 新的称呼定义年纪轻轻成老阿姨

90后还过五四吗? 新的称呼定义年纪轻轻成老阿姨

  90后还过五四吗? 新的称呼定义年纪轻轻成老阿姨

  新华网编辑小关:所以其实年纪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学习、开放、包容的心态,所以回过来说你们觉得青年人的精神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新华网编辑大黄:精神我不是特别好说,我觉得青年都有一个特点:为了自己一个喜爱的或者热衷的一件事情,他肯为了这种事情去付出,去接触新的事物去付诸行动,并且通过这种实际行动能感染周围一些有相同趋向的人,能给他们带来一些正面的影响这就够了。   新华网编辑小关:五四青年节这个节日的主体其实是青年,我首先第一个问题想问,你们觉得什么样的人是青年?

  新华网编辑小游:最近我发现很多95后、00后现在都自称老阿姨,这搞得我都不知道自己算不算青年了。

  新华网编辑大黄:我就不提了。

  新华网编辑小关:其实五四青年节是源于我们国家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了纪念这次爱国行动才诞生了五四青年节。我们来通过画面来了一组数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是,44岁以下为青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的是 16-45周岁的人为青年,而我们国家的统计局定义的是15-34岁的人为青年,共青团的规定28岁以后就自动退团了,港澳台地区定义10-24岁的人为青年。所以大家怎么看这个年龄的定义?

  新华网编辑大黄:我觉得这个数据是属于硬指标,这些硬指标应该是根据人的医学生理或者是咱们的人口结构这些来定的。但是他是不是青年有没有青年的精神,我觉得还是看个人的心态更重要一些。现在有些年轻人,甚至不是90后、95后,现在有些十几岁的小孩一天到晚在朋友圈里发自己老了老了,自我哀叹,这就属于典型不成熟的自己老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