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推出的青团试卖过,发现北京人民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度非常高,当时的腌笃鲜青团一下子就卖断货了。这一点也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在今年开发更多的新品。”盒马工坊餐饮研发负责人黄海飞介绍,比如考虑到北方人对于酱味的接受程度较高,所以在笋干菜中添加了浓郁的酱香口味。
不过,消费者在选购这些新口味青团时也要注意食品安全。专家提醒,青团属于短期大量供应的季节性食品,水分含量高,保质期较短,购买后应尽快食用。在重复加热时,要去除青团外面包裹的塑料膜。选购时也要通过正规渠道,并看好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等标识。
虽然我们中的大多数已经远离了土地,但节气早已糅合了气候、耕种、历史、文字、饮食,各色风物,最终凝成中国人心里一个浓浓的情结。比如清明,对饮食异常看重的中国人,在清明节也选择用形形色色带有乡土特色的食物告慰先祖。
唐宋之后,清明节逐渐合并相邻的寒食、上巳节俗,除了追远祭亡,还有郊游踏青、插柳拔河、放飞纸鸢等活动。而到了今天,清明文化留给我们最深的印记,还是饮食。作为一个影响力遍及全国的节日,清明当日的食物,也深深融合了不同的地域特色。
几千年前介子推和晋文公的故事,就发生在今天的山西,由这段历史产生的寒食节也成为清明节最早的雏形。生长在面食王国的山西人,习惯了用手里的面团塑造自己的清明记忆。
许多地方清明,人们会带上形状各异的花馍。有的将长条形的面团盘在一起,像一只伏在地上的蛇,被称为“蛇盘盘”,寓意消灾;有的被捏成燕子的形状,称作寒燕。
这些花馍会在祭祀结束后分食,把对先祖的敬意和对好年景的寄托,分享给每一个家族成员。在民风更加淳朴的晋北,有直接携带菜肴酒水的旧俗,他们在墓前完成同亲人的共饮共食。
在面食流行的北方,除了接近馒头的花馍,形似麻花的馓子也是清明时节的重要小吃。面条状的馓子在制作时,会先洒一层油,一来提香,二来防止面团粘连。静置一段后,把馓子条放进滚开的油锅炸至金黄。
寒食是清明的起源,顾名思义,在古代寒食当日不得点火,油炸出的馓子香脆可口,可以保存数日,最适合在这一天食用。
清明也是各种花争奇斗艳的时候,除了围着枝头的鲜花赏玩,热衷于发明饮食的中国人,也尝试轻轻拈下几片花瓣,投入菜肴。
唐代的《云仙杂记》就有记载:“洛阳人家,寒食装万花舆,煮桃花粥。”直到今天,江南一带仍有清明煮桃花粥的习惯。简简单单一碗粳米粥,加一勺红糖,再添几片娇艳的桃花,仿佛把整个春天都盛进碗里。
上海的网红青团,曾经创下排着两小时长队才能买到的记录。能兼顾外观与滋味,既清新又软糯的食品,除了青团,实在想不出第二种来。
在比江南更靠南方的地域,还有许多和青团创意相似的“近亲”食物。
在客家话里,“粄”是各类糯米制成的糕点的通称,艾粄是清明粄中的一种。糯米粉混合艾草的团子上火蒸出,无论是清香的口味还是碧绿的颜色,这种客家地区的小吃,都与青团如出一辙。
更南方的潮汕地区,朴籽粿几乎是家家户户清明节必吃的食物。朴籽树又叫朴丁树,清明前雨水丰沛,朴籽树枝繁叶茂,潮汕人把朴籽叶打碎,掺入粘米粉,蒸出锅之后,同样是翠绿的模样。在湿热的南国,朴籽粿可排解积热。
如果被挤压在楼宇、地铁、电梯里的现代人,能够在这一天通过饮食来表达对生活的热望、对生命的敬畏,那就抓住了清明的神髓。只要抓住了节日的神髓,即便在春雨霏霏的节气里,为逝去的亲人摆上一只流行的脏脏包,他们泉下有知,应该也会开心地尝一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