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 > 滚动新闻 > 嫦娥六号带了多少载荷?目前地面接收到了这些数据

嫦娥六号带了多少载荷?目前地面接收到了这些数据

2024-06-06 18:23:23来源:新媒体

文章导读
今天早上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鹊桥二号中继星支持下,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 此次落月的嫦娥六号“着上组合体”还带了很多载荷。中国科...

今天早上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鹊桥二号中继星支持下,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

此次落月的嫦娥六号“着上组合体”还带了很多载荷。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负责对嫦娥六号搭载的各种有效载荷科学探测和数据接收、处理、管理和分析研究。在嫦娥六号成功降落后,国家天文台接收到了哪些数据?

总台央视记者帅俊全:和嫦娥五号一样,嫦娥六号的地面应用系统依然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功能。第一,月球样品的存储、处理和分析;第二,对嫦娥六号所搭载的有效载荷科学数据进行管理、处理和分析等等。随着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它所搭载的科学载荷已经开始陆续地展开科研工作了。

嫦娥六号任务地面应用系统副总指挥刘建军:现在大家所看到的两张照片,一张是降落过程中拍摄的,另外一张是安全着陆以后拍摄的。降落相机通过自动揭秘,每秒拍摄一张的方式获取这些数据,可以辅助其安全地着陆,记录整个降落过程。后续我们还要利用嫦娥二号的全月球影像数据来进行嫦娥六号着陆点的定位,落实精确的着陆位置。我们希望利用降落相机的数据,进行着陆区地质背景和地形地貌的分析,这样样品返回实验室以后,可以提供非常丰富的背景信息。

融易新媒体消息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万里通信“鹊桥”牵 探秘地月最强“传声筒”

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鹊桥二号中继星支持下,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

2 嫦娥六号着上组合体如何落得又准又稳?一文曝光

今天(6月2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着上组合体”成功着陆月背南极-艾特肯盆地的预选着陆区...

3 嫦娥六号带了多少载荷?目前地面接收到了这些数据

今天早上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鹊桥二号中继星支持下,成功着陆在月球...

4 江西萍乡发生爆炸事故造成民房倒塌 已致两人遇难

中新社南昌5月31日电 (记者 李韵涵)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应急管理局5月31日晚通报称,该县金山...

5 2024年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管护员业务培训活动

中新网拉萨5月31日电(泽塔雍措)2024年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保员业务培训活动31日在那曲市...

6 江西一汽修店发生爆炸事故造成民房倒塌 已致2人遇难

中新网南昌5月31日电 (记者 李韵涵)31日晚,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应急管理局发布通报称,该县...

7 浙江省国际传播中心挂牌成立

中新网杭州5月31日电(鲍梦妮)5月31日,浙江省国际传播中心(下称“浙江省国传中心”)在杭州挂...

8 浙江“渔三代”用大黄鱼奏响海洋牧歌

中新网温州5月31日电 (曹丹 周舟)晚上十点,在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30多海里外的南麂岛渔业养...

1 万里通信“鹊桥”牵 探秘地月最强“传声筒”

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鹊桥二号中继星支持下,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

2 嫦娥六号着上组合体如何落得又准又稳?一文曝光

今天(6月2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着上组合体”成功着陆月背南极-艾特肯盆地的预选着陆区...

3 嫦娥六号带了多少载荷?目前地面接收到了这些数据

今天早上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鹊桥二号中继星支持下,成功着陆在月球...

4 江西萍乡发生爆炸事故造成民房倒塌 已致两人遇难

中新社南昌5月31日电 (记者 李韵涵)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应急管理局5月31日晚通报称,该县金山...

5 2024年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管护员业务培训活动

中新网拉萨5月31日电(泽塔雍措)2024年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保员业务培训活动31日在那曲市...

6 江西一汽修店发生爆炸事故造成民房倒塌 已致2人遇难

中新网南昌5月31日电 (记者 李韵涵)31日晚,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应急管理局发布通报称,该县...

7 浙江省国际传播中心挂牌成立

中新网杭州5月31日电(鲍梦妮)5月31日,浙江省国际传播中心(下称“浙江省国传中心”)在杭州挂...

8 浙江“渔三代”用大黄鱼奏响海洋牧歌

中新网温州5月31日电 (曹丹 周舟)晚上十点,在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30多海里外的南麂岛渔业养...

9 青海构建自然教育“六个一”发展模式

中新网西宁5月31日电 (记者 李江宁)“回顾青海自然教育日新月异的发展历程,通过政府政策支...

10 “国宝第一市”山西运城:俯仰5000年风华

中新网运城5月31日电 (高瑞峰杨佩佩)滔滔黄河水,自晋陕大峡谷奔腾南下,于中条山南麓折向...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