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 > 滚动新闻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走进“中国戏楼活化石”正乙祠:感受传统文化“焕新”与“回归”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走进“中国戏楼活化石”正乙祠:感受传统文化“焕新”与“回归”

2023-07-14 21:44:01来源:互联网

文章导读
中新网北京7月11日电 (记者 杜燕 徐婧)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河沿220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木制结构的室内剧场——被誉为“中国戏楼活化石”的正乙祠戏楼。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声声曲调婉转动听,步步轻盈舞步摇曳。7月10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戏楼,在雕梁画栋间品味悠长戏韵。 《燕都丛考》记载:“佘家胡同西口外有正乙...

  中新网北京7月11日电 (记者 杜燕 徐婧)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河沿220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木制结构的室内剧场——被誉为“中国戏楼活化石”的正乙祠戏楼。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声声曲调婉转动听,步步轻盈舞步摇曳。7月10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戏楼,在雕梁画栋间品味悠长戏韵。

  《燕都丛考》记载:“佘家胡同西口外有正乙祠,为明代古寺”。康熙六年(1667)时,在京经营银号的浙江绍兴商人集资将其买下,修缮后建起一座用于接待银钱业同乡的行业会馆。据同治四年(1865)《重修正乙祠碑记》载“浙人懋迁于京创祀之,以奉神明、立商约、联商谊、助游燕也”。至康熙四十九年(1710)扩建正乙祠,内设戏楼,每年春秋两次集会,祭神祈福,饮馔宴乐。

  北方昆曲剧院正乙祠戏楼经理张鹏向记者们介绍,正乙祠自诞生之日起,见证了中国戏曲从“雅部”向“花部”的转型,更经历了京剧表演艺术从诞生、发展直至繁盛的整个过程。梅兰芳、谭鑫培、王瑶卿等京剧名角儿都曾在此献艺,共同见证了它的繁华与辉煌。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正乙祠戏楼。 中新社记者 杜燕 摄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正乙祠戏楼。 中新社记者 杜燕 摄

  2018年12月31日,在结束最后一场演出后,正乙祠关门谢客。此后,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经深入调研,将正乙祠戏楼交由北方昆曲剧院修缮、运营及使用。北方昆曲剧院此后致力于探索如何用好、用活这座殿堂级的文化“活化石”。

  北方昆曲剧院党总支书记孙明磊介绍,正乙祠自启动修缮以来,根据文物专家前期的勘验所提出的问题,分别对戏楼因舞台灯光设备所造成的承重、戏楼的安全用电等问题进行了大规模的加固与改造。同时,按照古建筑“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要求,进行彩画补彩和重新粉饰。

  据《梨园外史》记载,正乙祠“台柱上有一联云:八千觞秋月春风都付于蝴蝶梦中琵琶弦上,百五副金筝檀板尽消磨桃花扇底燕子灯前”。如今,这幅戏台上的楹联,让人们窥见昔日繁盛,感受今日新意。

  修缮后的正乙祠于2022年4月19日正式重启。2021年下半年,北京研究制定《关于推动文艺院团演出进会馆旧址的工作方案》,聚焦建设会馆演艺新空间。8个会馆先行先试,打造“会馆有戏”文化品牌,实现以演促用、以用促建、以建促保。正乙祠戏楼以“会馆有戏”为契机,用“好戏”激活会馆内核、打造文化品牌,助力北京打造“演艺之都”。

  驻场戏《天官赐福》、戏楼版《牡丹亭》、观其复版《墙头马上》《怜香伴》,融易新媒体,戏曲公益讲座、文化沙龙,与传统文化节日有机结合的民俗体验活动……重张的一年里,古戏楼持续打造市民身边的文化圈、艺术圈。

  今年4月,古戏楼迎来重张一周年演出月。除驻场大戏“观其复版”昆曲《怜香伴》和《墙头马上》,还有经典昆曲剧目《狮吼记》、京剧《惜娇》《河东狮吼》等让观众一饱眼福、耳福。同时,小提琴家柴亮音乐会剧《幻茶谜经》等西方的艺术形式走进古戏楼,东西方文化在此交流、碰撞,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奇妙感受。多场演出开票即售罄,不少观众感叹“一票难求”。

  “当演员走上这个舞台,仿佛置身奇妙的磁场中,整个人静下来、柔起来。”《牡丹亭》中扮演“春香”的花旦王琳琳谈到在古戏楼里的演出时称,演员和观众都身临其境,“在游园的过程中,会走到观众席跟观众们互动。这样近距离的演与观,演员是兴奋的,也能明显感受到观众完全被抓进戏里了。”

  如此引人入胜的演出效果,是孙明磊所期待的。不过,在他看来,正乙祠不仅是“创新”,更在于“回归”——回归中国传统文化。

  “现在进到钢筋水泥的大剧场看戏、看表演已成为一种新的习惯,那么回归到木质结构的戏楼,在拥有300多年历史的戏楼里欣赏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观演的角度、体验和大剧场截然不同。”他说,力求在这座古戏楼里展现别样的舞台魅力,与观众一起聆听传统与现代、过去与未来的跨时空对话。(完)

免责声明
融易新媒体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北京丰台多措并举招才引智 实招揽“学子回家”

中新网北京7月11日电 吸纳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吸纳人才?如何留住人才?未来两个月,北京市...

2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走进“中国戏楼活化石”正乙祠:感受传

中新网北京7月11日电 (记者 杜燕 徐婧)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河沿220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木制...

3 北京怀柔打造科学家的家园 鼓励更多科技联盟与论坛落户

中新网北京7月11日电 (记者 陈杭)北京市怀柔区将增强常常性学术交换,办妥国际基本科学大会...

4 四川开展暑期专项管理:不能把暑假酿成学生的“第三学期”

中新网成都7月11日电 (记者 贺劭清)记者11日从四川省教育厅获悉,暑期是隐形变异、乱收费、...

5 “空姐和乘客被甩到天花板!”飞机颠簸惊魂,国航回应

中新网北京7月11日电(葛成 韦香惠)7月10日,一架上海飞往北京的国航CA1524航班,在空中遭遇了...

6 岗位+86万个!人社部再推四个专场招聘

记者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7月10日至1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

7 海南首份河流“体检报告”:万泉河水生态状况总体优良

中新网海口7月11日电 (王晓斌 程明明)海南省生态环境厅近日发布万泉河流域水生态试点监测情...

8 老人当街遗弃双胞胎女婴?四川南充警方:依法行拘

中新网7月11日电 据“嘉陵公安”微信公家号动静,南充市公安局嘉陵区分局11日宣布警情通告...

9 甘肃甘南发生泥石流灾害 已致2人死亡7人受伤2人失联

记者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应急管理局获悉,7月10日23时34分,夏河县麻当镇章子沟村发生泥...

10 上半年厦门口岸查验出入境旅客逾122万人次

中新社厦门7月11日电 (杨伏山 付佳萍)厦门边检总站高崎边检站11日披露,今年1月1日至6月30日,...

1 北京丰台多措并举招才引智 实招揽“学子回家”

中新网北京7月11日电 吸纳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吸纳人才?如何留住人才?未来两个月,北京市...

2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走进“中国戏楼活化石”正乙祠:感受传

中新网北京7月11日电 (记者 杜燕 徐婧)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河沿220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木制...

3 北京怀柔打造科学家的家园 鼓励更多科技联盟与论坛落户

中新网北京7月11日电 (记者 陈杭)北京市怀柔区将增强常常性学术交换,办妥国际基本科学大会...

4 四川开展暑期专项管理:不能把暑假酿成学生的“第三学期”

中新网成都7月11日电 (记者 贺劭清)记者11日从四川省教育厅获悉,暑期是隐形变异、乱收费、...

5 “空姐和乘客被甩到天花板!”飞机颠簸惊魂,国航回应

中新网北京7月11日电(葛成 韦香惠)7月10日,一架上海飞往北京的国航CA1524航班,在空中遭遇了...

6 岗位+86万个!人社部再推四个专场招聘

记者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7月10日至1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

7 海南首份河流“体检报告”:万泉河水生态状况总体优良

中新网海口7月11日电 (王晓斌 程明明)海南省生态环境厅近日发布万泉河流域水生态试点监测情...

8 老人当街遗弃双胞胎女婴?四川南充警方:依法行拘

中新网7月11日电 据“嘉陵公安”微信公家号动静,南充市公安局嘉陵区分局11日宣布警情通告...

9 甘肃甘南发生泥石流灾害 已致2人死亡7人受伤2人失联

记者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应急管理局获悉,7月10日23时34分,夏河县麻当镇章子沟村发生泥...

10 上半年厦门口岸查验出入境旅客逾122万人次

中新社厦门7月11日电 (杨伏山 付佳萍)厦门边检总站高崎边检站11日披露,今年1月1日至6月30日,...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6215号 Copyright © 2002-2022 关于我们 融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