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易媒体:合肥滨湖一城管试写2019安徽高考作文 为“热爱劳动”点赞

何以成才?两千多年前,孟子就已洞悉真理,于是有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劳动,让人类从食不果腹的原始社会步入物质富裕的现代文明;劳动,让人类每一次“灵光一现”升华为社会进步的“引擎”;劳动,使得我们不断认识世界,接近真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劳动和实践才能找到出路,才能看清形势,做出正确判断。“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面对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残局,红军坚毅迈出万里长征的步伐,排除艰难险阻,取得关键性的胜利。长征不仅是一次伟大实践,更教会我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十一届三中全会犹如“一声惊雷”,中国推开世界的大门,勤恳的中国劳动人民在各自岗位挥洒汗水,向世界诠释中国速度,40余年的奋进,让我们实现了从追赶时代到引领时代的“弯道超车”,而这其中,凝结着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农民工等“微不足道”的劳动成果。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劳动,教会我们“动心忍性”。清冷的实验室里,屠呦呦老人心无旁骛地专注于自己的研究,最终发明青蒿素,为战胜疟疾提供了利器。林俊德老人埋名大漠52年,参与中国全部核试验,在其生命的最后时期依然坚持工作,为祖国核事业倾尽心血,他的拼搏精神时刻感动着我们。港珠澳大桥的通车,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决心,设计团队不畏艰辛,兢兢业业,创造了400多项专利成果,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伟大的人之所以为人敬仰,是因为他们大多吃得了别人吃不了的苦,耐得住寂寞,为梦想矢志不渝,倾其一生。

耳闻之不如目视之,目视之不如足践之。劳动,是人类进步的源泉,许多看似不足挂齿的劳动,却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是改革进入到“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之际,奋进中的中国,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踏踏实实做好每件事。唯有付出,才有收获;唯有艰难,方显勇毅;唯有劳动,方可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