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银被曝高风险孖展借贷 杠杆资金或炒作A股惹关注

香港金管局及香港证监会罕有联合发出通函,指发现有在香港经营的内地银行,透过私募基金及其他实体进行一连串复杂交易,表面上为私募基金投资,但实质上是向一家上市公司大股东提供保证金融资贷款,即俗称的「孖展」活动。

  独立股评人David Webb昨晚漏夜发文指出,通函所谈及的内银有机会涉及民行(01988)(沪:600016)、其子公司民银资本(01141),以及内房股绿地香港有内地媒体直指,内银把高风险股权质押做到香港,近期北上资金大流出或与此有关,事实上,截至昨日,北上资金通过沪股通、深股通已连续3个交易日录得净卖出A股119亿元人民币,而今日半日亦净卖出16.16亿元人民币。


  银行为上市公司提供融资属正常商业行为,但问题在于这次融资安排复杂欠透明,且该银行被发现贷款审批及贷后监控手法未尽完善,但市场最关心的一点在于,这些杠杆资金最后回到哪儿去?《经济通通讯社》引述专家意见指,内银以迂回手法掩饰贷款去向,这些杠杆资金甚至有可能在炒A股或港股,或对两地股汇市场带来金融风险。

  *香港孖展有价有市,内银也想参一脚*

  据通函披露的有关交易详情,该内地银行向其附属公司提供一笔信用借贷,附属公司再透过一间资产管理公司向私募基金进行大额投资,而该基金的唯一目的,是向一家由上市公司大股东持有的特定目的公司(SPV)提供贷款,并以该上市公司股份为贷款抵押品,相当于借出孖展。通函又披露,该笔贷款的用途是为新兴市场的项目进行融资。

  内银通过迂回曲折的操作,一方面掩饰其高风险借贷行为,另一方面隐藏借贷者的身份及贷款用途,可谓煞费苦心,但内银银弹充足家大业大,为什么会进行这种踩界动作?

  信诚联席董事张智威向《经济通通讯社》表示,首先,年头中央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实际净释放长期资金8000亿元人民币,但受限于信贷政策收紧,内银要积极为资金寻出路;第二,通过这种不透明及麻烦的融资方式,贷款息率会比普通借贷为高,内银出于生意上考虑,也会愿意提供贷款。

  香港孖展价格仅相当于内地一半的水平,杠杆水平也可以做得比较高,所以配资活动在本港有价有市,不少内地资金都会透过香港进行配资。

  *杠杆资金或回流内地炒A股*

  但是避开监管的另一面,则是大幅提升了中港两地的金融风险,以通函披露的交易为例,香港金管局检查发现该银行的贷款审批及贷后监控手法未尽完善,而抵押的股份欠缺流通性、质素欠佳,而且贷款用途属高风险项目,尽管借贷方为上市公司大股东,但坏帐收回的难度仍然很大。张智威表示,这种不透明融资「只有围内人先知发生咩事」,只有当坏帐爆煲后才会对外披露,投资者或因信息不流通而招致损失。

  张补充,由于贷款的流向不可控,会牵扯出很多阴谋论,例如杠杆资金可能通过陆股通炒A股,可能留港炒港股,也可能是?地企业走资的手段。无论如何,这类融资会抬高中港两地资本市场的杠杆水平,酿成金融风险,而且大量资金在中港之间流出流入,港汇亦要承受很大压力。

  随著外资逐渐增加A股持股比例,内地资金通过香港借平钱回流A股的声音便没有平息过。

  早前个别热门A股触发外资持股上限,引发市场关注,当时交银国际首席策略师洪灏便提到,有人在香港进行融资交易,再通过沪股通、深股通进入A股,试图以回报抵销借贷利息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