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的国内新闻:这几天,一切都变了!楼市“控杠杆”,股市“放杠杆”

一场投资领域的“政策导向之变”,在过去3天悄然完成。

不过,大部分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仍懵懵懂懂。

这场巨变可以追溯到12天之前,也就是7月30日。它基本是分两段,前面一周,是密集打压楼市,阻断各种“非正常加杠杆”的渠道;最近一周,尤其是最近三天,是给股市修建“新跑道”,准备“加杠杆”的工具。

对楼市的“降温”举措,可以看一下我之前的文章“4天3次点名房地产”。举措和标志主要有:

1、7月30日政治局会议重申了“房住不炒”,并明确喊话“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2、央行的“信贷结构调整优化座谈会”提出: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占比,严禁消费贷款违规用于购房,加强对银行理财、委托贷款等渠道流入房地产的资金管理,对高杠杆大型房企的融资加强监管等。

3、央行“下半年工作会议”则明确表态,要持续加强房地产市场资金管控。

总之,官方的三次表态确立了楼市“控杠杆”的基本思路。

注意,我这里用的是“控杠杆”,不是“去杠杆”。“控”的实质不是“稳住杠杆暂不增加”,更不是“压缩杠杆率,让楼市吐出资金”。后面两种做法太激进,尤其是“去杠杆”,经济受不了。

楼市“控杠杆”的意思是说,让“楼市杠杆率”的增速慢下来。目前中国居民家庭杠杆率(住户贷款除以当年GDP)接近50%,每个季度上升1个百分点。央行希望慢一点。

对于股市,官方的态度在本周最后三个交易日完整呈现出来了,这就是:允许适度加杠杆!

标志有三个:

1、8月7日晚,为股市融资提供资金的“大庄家”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转融资费率”降低80个基点,这其实是“针对股市的定向降息”,股民“借钱买股票”的利息大幅降低了。这还是重要的政策信号,意味着官方鼓励投资者在当前点位“加杠杆买入”!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定向降息”80个基点之后,182天转融资费率只有3.5%,这比2014年8月那次“定向降息”之后的费率还低230个基点。而那次降低费率之后,A股走出了一轮大牛市。

2、8月9日证监会宣布,沪深交易所修订的《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正式出台,两市融资融券标的股票数量由950只大幅扩大至1600只。此外,还取消了最低维持担保比例不得低于130%的统一限制;完善了“维持担保比例计算公式”,除了现金、股票、债券外,客户还可以证券公司认可的其他证券等资产作为补充担保物。

这意味着,股民、机构可以借钱买入或者融券卖出的股票种类接近翻倍,而当接近爆仓的时候,有了更大的缓冲余地,降低了“融资融券”的风险。

总之,还是方便你“加杠杆”玩股票。

3、8月9日,证监会还就修订《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计算标准》公开征求意见,这里面隐含的政策利好就更加丰富。由于内容太过专业,这里只简单告诉大家结论:这对于券商是利好,放宽了证券公司投资成份股、ETF等权益类证券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比例,减少资本占用;此外,券商融资融券业务管控也有所放宽。

总之,这三大举措相当于给股市铺设了“三条跑道”,为资金流入扫清了障碍。

随着美联储的降息、结束缩表,全球再次进入了“货币宽松时期”,已经有接近30个国家的央行宣布降息,其中印度已经在一年内四次降息。

面对全球贸易环境的恶化,以及国内投资增速长期低于GDP增速,中国央行在通过降准、定向降准引导利率走低,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未来一段时间,无论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都必须“加把劲”。中国的广义货币M2增速创出近期新高是没有悬念的。

在这样的时候,下面的逻辑非常重要:

1、国内必须有赚钱效应、赚钱机会,否则资金会在“人民币贬值预期增强”的背景下,加速外流。虽然有外汇管制,但仍然难以完全挡住。流不出去的,就会换美元、买黄金,最终仍然会冲击外汇储备。

2、国内的赚钱机会选在哪里?当然不能放在农产品、副食品上,这样会危及民生;也暂时不能放在楼市上,毕竟刚刚大涨过一波,老百姓追不上;这时候股市就成为不二之选,因为股市活跃了——一可以让企业多融资,让企业多上市;二可以产生财富效应,带动消费;三可以留住热钱。

3、中国一直希望推进注册制改革,启动股市,从“印钞票的时代”切换到“印股票的时代”,2014年以来已经做了三轮努力,现在注册制已在科创板试行,绝对不能因为特朗普前功尽弃。

 文章标题:最近一周的国内新闻:这几天,一切都变了!楼市“控杠杆”,股市“放杠杆”,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html/zt/zxsj/43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