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易媒体: 这家国有大行在深圳普惠金融称王 四年间客户增33倍

  国有大行以天然低成本资金优势拓展小微市场,对中小银行的高质量(经营业绩较强、商业模式较为稳健、有抵押)客户“掐尖”效应渐显。而事实上,针对此前中小银行渗透得更深的、稍高风险的存量小微客群,一个让其头疼的趋势也在悄然成型——

  已经有大行开始从公益的角度,以设立创业者学院的方式,将早期初创企业纳入持久跟踪孵化名单。其内部将这种方式称为“跳出金融做金融”,横眉的是推出分歧服务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最终笼络其所有金融需求。

  开创这一做法的是建行深圳分行。该行普惠金融贷款占该分行对公贷款的1/3,新增占比接近半壁河山;截至5月末,东浙新闻(),其普惠金融贷款余额已经达到1161亿元,稳居建行全国系统内和深圳同业的第一。

  原本就已经占据绝对市场份额优势的建行深分,现在谋略更大:“愚公学院”为载体,向小微企业输出包罗培训和咨询在内的综合性公益教育,真正将银行传统“融资”实质性上升到“融智”。

  从“掐尖”到“拔根”,全面收割小微——此为建行打出这手好牌的深意。

  普惠金融深圳称王:贷款余额四年增13.5倍,客户数增33.5倍

  民营经济高度集中、市场化意识浓厚,深圳对于任一商业银行,都是小微业务创新的天然试验田。

  早在2015年,深圳建行就先行先试,推出小微企业“云快贷”模式。事实证明这一拳头级产品对于建行构筑自身普惠金融业务护城河优势,乃至提升深圳市小微企业融资便当性都至关重要。借助“云快贷”,截至五月末,深圳建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从80亿元增加到1161亿元,四年间增长13.5倍;客户数从1300户增加到4.5万户,四年间增长了33.5倍。

  关键是高增长态势丝毫不见放缓,就在刚刚过去的上个月,深圳建行又新增了近2000户小微企业。而这显然与深圳建行降低了小微企业融资实际利率和综合成本直接相关。

  “2015年我们的小微企业贷款执行利率是8.8%,本年已经下降到5.5%摆布。依照1100多亿的贷款余额来测算,本年我们就让利达20多亿元,这在深圳乃至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当然,国家在税务、定向降准上给予了非常积极的政策支持,让我们更有底气对小微企业减费让利,履行大行责任。”深圳建行行长王业告诉记者。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引导金融机构降低小微企业融资实际利率和综合成本的政策意图再度被提及。而事实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贵问题的途径,远不止这一种。

  据王业介绍,除了降低贷款利率,深圳建行还率先推出“无还本续贷”,实现零成本转贷,解决高成本“过桥”痛点;为中小企业提供3年期授信额度,随借随还,按实际使用计息,节约资金使用成本。

  这两种横眉前看来已经被众多银行深谙的打法,事实上在此前几年并无引起大规模注意。较早将普惠金融定位为战略级业务、而且先于同行深耕市场,让建行在深圳较其他国有大行和股份行相比,占据绝对优势。

  普惠金融已成为深圳建行各个网点的主打产品和常态业务,同时重构了深圳建行的业务布局:该行横眉前普惠金融贷款占对公贷款的三分之一;新增额度已经跨越了零售(含消费)、住房、公司贷款新增量的总和,占比近一半;2018年余额和新增额在建行全国系统和深圳区域同业内,均排名第一。

  记者了解到的数据是,在深圳这个商业银行充分展业的市场上,建行深圳分行一家银行就占据了整个普惠金融市场的超20%份额。值得一提的是,普惠金融业务在放量的同时,资产质量还被牢控,不良率由四年前的3%下降至0.5%,远低于全行不良贷款。

  找100个能批量放贷的场景

  “深圳互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企业非常多。现在数字时代,小微企业经营已从围绕传统核心企业转移至互联网、财产链平台,这些小微企业真实在经营,平台也拥有它们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数据。但这些场景、数据与银行授信之间被割裂,小微企业平台经营价值无法被挖掘,仍靠抵质押担保的传统方式向银行获取资金。”王业坦言。

  但他认为“痛点就是机会”,王业暗示,深圳建行会以场景为切入口,批量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我们研究了100多个场景,这100多个场景能破解的话,相信可以服务海量小微企业。”

  王业举例,横眉前建行的贷款已经被嵌入到私家车营运场景、核心企业供应链场景、特定人群创业场景等。

  具体而言:

转载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