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理财 > 最新消息: 金融消费被吐槽“坑”多 金融委表态将出“重拳”

最新消息: 金融消费被吐槽“坑”多 金融委表态将出“重拳”

2020-06-01 07:03:43来源:融易新媒体

文章导读
金融消费被吐槽“坑”多 金融委表态将出“重拳”...

  主持人杨萌: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5月27日发布消息称,将于近期推出11条金融改革措施,其中涉及中小银行改革方案、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新三板转板、加强金融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等内容。今日,本报从中选取四方面改革措施,予以解读。

  本报记者 刘 萌

  近年来,我国金融产品和服务日趋丰富,在为金融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金融消费纠纷频发等问题也日益凸显,金融消费者保护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

  5月27日,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发布消息称,将于近期推出11条金融改革措施,在加强金融违法行为行政处罚方面,提出出台《加强金融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的意见》,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金融消费“坑”很多

  针对金融消费路上曾经踩过的“坑”,《证券日报》记者在朋友圈发起小调查,并走访金融机构采访了部分投资者。

  “去银行申请信用贷,却被强制搭配了一张信用卡。更坑的是,用卡时才发现,信用贷和信用卡的额度其实是共享的,并不累加。再后来,我想把卡注销,却发现办卡容易退卡难。”北京工作的李先生向记者讲述了曾经的踩“坑”经历。

  “我去年在银行办的ETC规定2年内不得解约,解约就要收取设备违约金。但是这个条款在协议中并没有显著提示,办理时工作人员也没有做出提醒,我认为这属于霸王条款。”来自北京的杜女士告诉记者。

  在浙江工作的张小姐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去年买车时4S店拼命推销‘分期购买’,我说打算全款但对方不情愿。后来我才知道,消费者如果选择分期购买,他们可以收取‘金融服务费’,我也差点踩‘坑’。”

  此外,涉及消费者个人隐私以及金融信息泄露的侵权行为也让消费者颇为不满。上海的赵女士告诉记者,前段时间申请按揭贷款险些被拒贷,银行给出的理由是她曾经连续多次查询个人征信,有骗贷嫌疑。后来查询详细的征信报告才知道,她在几个网站办理业务时自动签订了“征信授权书”,由于这些业务条款是格式条款,当时没有仔细阅读便选择了同意。

  还有消费者告诉记者,自从在某保险公司买了保险后,就不断接到保险以及信用卡推销电话。“对方知道我的姓名、住址等信息,细问之下还能说出我买过什么保险,基本确定就是保险公司泄露的信息。”

  对此,有银行员工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银行、保险机构的一些合约上会有类似“乙方同意甲方将其个人资料披露给甲方认为必需的第三方”的格式条款。由于“必需的第三方”没有明确定义,遇到这类情况,对方是否侵权很难界定;同时,由于是格式条款,即便签约时看到,消费者也只能表示同意,没有自主选择权。

  在记者调查过程中,还有消费者反映曾经遭遇买理财变保单,申请房贷被搭售了信用卡的情况,此外,套路贷、乱收费、虚假宣传、暴力催收等乱象也被消费者所提及。还有投资者表示,上市公司涉嫌违法违规,投资损失惨重是自己作为“金融消费者”踩的最大的“坑”。

  如何有效震慑违法者

  “在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现行规章制度存在处罚力度不足,个人责任较轻,新型金融违法没有具体处罚措施等问题。”中信改革发展基金会研究员赵亚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谈到如何对违法者形成有效震慑,赵亚赟表示,在加大金融违法监督检查力度的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不让违法者因侥幸心理铤而走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是要完善风险提示和信息披露机制,加强创新型金融产品风险识别、监测和预警,防范风险扩散,将问题遏制在萌芽状态。依法加强监督检查,加强金融产品风险排查,治理产品设计不规范、销售行为不规范、强制搭售产品等突出问题。二是,明确主体责任,监管机构对同一事项针对金融机构及责任人进行双罚,对违法责任人员依法严格追究个人责任。对有直接责任的董监高进行警告、罚款,限制直接责任人担任相应职务。金融产品发行人和销售者需对金融消费者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三是,建立金融消费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四是,针对现有制度规定暴露的不足,及时修订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

  赵亚赟表示,金融机构在消费者心目中信誉较高,要严格内控制度,相关员工要廉洁自律,融易新媒体,勤勉尽责,保证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完整的数据和风险提示。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医药基金加速“回血”基金经理乐观看后市

近期,医药板块整体表现极为强劲。在经历了消费复苏反弹、超跌核心资产估值修复和有长逻...

2 下半年投资应该如何配置 大消费或将成为市场热门板块!

在疫情恢复+政策刺激+温和通胀的局面下,6月份国内经济得到了复苏,A股市场持续上涨。国际...

3 下半年投资应该如何配置 大消费或将成为市场热门板块!

在疫情恢复+政策刺激+温和通胀的局面下,6月份国内经济得到了复苏,A股市场持续上涨。国际...

4 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资管解决方案 南方基金发布2021年ESG投资报告

近日,南方基金发布《2021年ESG投资报告》。报告显示,作为国内资管行业ESG投资先行者,南方...

5 半年业绩预告拉开序幕 公募基金埋伏绩优股

当前,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已经有50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2022年...

6 资金兑现浮盈冲动显现 基金预判成长股分化加剧

连续上涨后,昨日A股出现调整,三大指数悉数下跌,此前强势的新能源板块领跌。 在机构人士...

7 基金把脉下半年A股行情 成长风格受青睐

上半年A股市场先跌后涨,基金机构表示,市场正在走出前期的低迷,但是否已经形成了上涨的...

8 一人包揽权益基金上半年冠亚季军 下半年他怎么看?万家基金经

随着上半年投资征程收官,公募基金上半年业绩排行榜出炉。根据最新业绩排名,上半年权益...

9 公募基金总规模再超26万亿元 专家预计下半年将创出历史新高

公募基金总规模于5月底再次突破26万亿元。 6月29日晚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

10 首批8只碳中和ETF今日开售 基金看好绿电高成长性

一手深度低碳,一手高碳减排,“碳中和”成为投资新风口。 今日,首批8只碳中和ETF纷纷开售...

1 医药基金加速“回血”基金经理乐观看后市

近期,医药板块整体表现极为强劲。在经历了消费复苏反弹、超跌核心资产估值修复和有长逻...

2 下半年投资应该如何配置 大消费或将成为市场热门板块!

在疫情恢复+政策刺激+温和通胀的局面下,6月份国内经济得到了复苏,A股市场持续上涨。国际...

3 下半年投资应该如何配置 大消费或将成为市场热门板块!

在疫情恢复+政策刺激+温和通胀的局面下,6月份国内经济得到了复苏,A股市场持续上涨。国际...

4 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资管解决方案 南方基金发布2021年ESG投资报告

近日,南方基金发布《2021年ESG投资报告》。报告显示,作为国内资管行业ESG投资先行者,南方...

5 半年业绩预告拉开序幕 公募基金埋伏绩优股

当前,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已经有50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2022年...

6 资金兑现浮盈冲动显现 基金预判成长股分化加剧

连续上涨后,昨日A股出现调整,三大指数悉数下跌,此前强势的新能源板块领跌。 在机构人士...

7 基金把脉下半年A股行情 成长风格受青睐

上半年A股市场先跌后涨,基金机构表示,市场正在走出前期的低迷,但是否已经形成了上涨的...

8 一人包揽权益基金上半年冠亚季军 下半年他怎么看?万家基金经

随着上半年投资征程收官,公募基金上半年业绩排行榜出炉。根据最新业绩排名,上半年权益...

9 公募基金总规模再超26万亿元 专家预计下半年将创出历史新高

公募基金总规模于5月底再次突破26万亿元。 6月29日晚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

10 首批8只碳中和ETF今日开售 基金看好绿电高成长性

一手深度低碳,一手高碳减排,“碳中和”成为投资新风口。 今日,首批8只碳中和ETF纷纷开售...

热点 | 财经 | 科技 | 观点 | 产业 | 专栏 |

融易新媒体 备案号:津ICP备17005847号 Copyright © 2002-2022 ryxmt.com.cn 融易新媒体